第10章

关灯
时辰渐晚,空气里弥漫的香火气息仍然浓厚。

     僧人们把祭坛上的东西都搬回去,净闻搭手,把剩余的香烛收进竹篮里,躬身去拾地上的经幡,却见香客信徒离开的码头有两人仓皇转身。

     在此之前,他们在看他。

     他们很快消失在人群,与黑夜融为一体,他瞥见他们脚下一闪而过的皂靴。

     那是宗亲皇亲的护卫侍从所用制式。

     净闻停顿了一瞬,掌心与繁复的经幡纹路相贴,身后有师兄弟过来,他面色如常交出去,转头又做自己的事,直到住持在身后唤他,拿出一串菩提佛珠。

     “师伯。

    ” 住持年事已高,语气却是温和的:“我见你心有忧烦,似有所累?” 净闻垂首,声色微沉:“弟子愚钝。

    ”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住持并不细问,也不多加苛责,只将佛珠交给他,“这是金刚菩提所做,日日受香火供奉,今赠与你。

    愿你持珠心上,静虑离妄。

    ” 住持年过古稀,是得道高僧,声音带着久经尘世的沧桑,他站在那里,便将喧嚣红尘隔绝在外。

     净闻看着那串佛珠,眼皮动了动,沉默片刻,最终双手接下:“多谢师伯。

    ” 佛珠触手冰凉,在骨节分明的手指间浮过温润的暗光。

     一百零八颗佛珠,消除一百零八种烦恼。

     宁湘眼看住持离开,蹑手蹑脚跑过去,看了眼他手里的佛珠,然后摊开手拿出那块玉佩。

     “法师,我捡到一块玉佩,好像是马筠安的,你能跟我一起去找他吗?” 他抬眸,看看天色,侧脸在半明半昧的光影里朦胧不清。

     “明日寺中有讲经会,贫僧去不了,烦劳施主送去吧。

    ” 他眉眼微垂,幽深的眼眸里看不清情绪。

     宁湘把玉佩收好,一路上暗骂出家人没有心,看不懂她的心思。

     没劲! 一场盛大的法会,终在子时前结束,波澜壮阔的江水飘浮着千盏莹莹发光的河灯,带着人们的祈愿,隐入黑暗之中。

     宁湘回了客栈,没想到离开许久的常青回来了。

     他像是才赶了路,风尘仆仆。

     “宁姑娘。

    ” 宁湘倒了杯茶,抬头察觉他神色有异:“怎么了常大哥?” 常青将茶饮尽,神色略有些严肃:“大人吩咐了一些朝堂上的事,总之不是什么好事。

    ” 皇上病情自入夏后略有加重,天子尊严使然,见不得自己日日溺在床榻,苟延残喘,趁机发落了几个宫女太监,连侍疾的妃嫔都被赶了出去。

     丞相飞鸽传书说荣王似乎派了人离京,极有可能是冲着净闻而来。

     常青这几日调查了一番,果然发现荣王的人来了琢州,只是他们行踪隐蔽,一时无迹可寻。

     涿州不是久留之地,太子在这里更是危险。

     丞相信上所言,一定要护送太子安全回京。

     常青曾试着劝说净闻无用,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宁湘身上。

     出家人戒律森严,净闻一旦破戒,决计不会再留在寺中。

     且太子殿下温柔纯良,比起空门清规,更放不下眼中受苦受难的万千黎民。

     宁湘不傻,看出常青的忧虑和净闻有关。

     “我要做什么?” 常青把一个纸包交给她。

     小小的一团,没有什么分量。

     宁湘茫然接过,“这是什么?” 打开看,是碾碎的细末,正要低头去闻,却被常青拦住。

     他眼神动了动,不太自在地说:“给殿下准备的,紧要关头时再用。

    ” 这是他从那个莺莺坊的女子手里得来了,她说坊里的客人们助兴都用这个,只是药效有些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