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第一更)

关灯
几个地方煮盐,这些地方一定有独到的地方,咱们看看去。

    ” “主子,你看今天来看着盐场是有什么打算啊!” 谢继宁解释道:“咱们太穷了,我看看这盐场,能不能捡起来用用,制点盐,换点钱。

    ” 青竹笑着说道:“文大人听到这消息一定高兴,他一直为大人你花钱入流水担心。

    ” 谢继宁笑着说道:“花钱的时候还在后面,文大人担心早了一点,现在都才刚刚还没有正式开始,他就开始担心了。

    ” 青竹几人心里同时闪过一个念头,幸亏文大人如今不在,不然要自家大人气个半死。

     接下来的时间,谢继宁又去看了另外三个,最终选择其中的一个,放弃另外两个。

     虽然都是合适的海滩,但有两个只是占了隐蔽的好处,其他方面不够完美。

     谢继宁要弄的盐场自然是光明正大的,能找到更好的选择,就选择放弃了另外两个,只留下两个。

     回到县衙,简单的趴了几口饭,谢继宁就拿出纸笔,将盐场的地图画下,又将宁德县的几个盐场的位置也看好,打定主意之后去看看,去试验关于晒盐的事情。

     县试的如期而至,谢继宁只能先放下其他的事情,专注在县试上面。

     谢继宁忽然发现自己老了,看着县试的这些少年青年,谢继宁不可避免的回忆自己当年的县试。

     有一种说法,当人开始回忆过去的时候,就证明他年纪大了,虽然加上上辈子,谢继宁已经不年轻了。

     “大人,我还记得,你当年就是县试的时候被刘夫子收为弟子的。

    ”沈庆云笑着问旁边的谢继宁,显然,开始回忆过去的不仅仅是谢继宁。

     “那时候,咱们怀安县的读书人都想拜夫子为师,结果冒出了一个八岁小孩,大家都心酸得很。

    ” “我记得当时八岁,县试结束之后,就拜师父为师了,其实在更早之前我已经见过我师父了,有前缘在的。

    ” 见沈庆云过来这么多年了,口气还是这么酸酸的,谢继宁只能解释一下。

     就如同刘方杰一辈的人酸刘方杰收了谢继宁这么一个弟子,谢继宁的同辈的人都酸谢继宁能拜刘方杰为师,这种情绪在圣旨下来,刘嘉盈成为太子妃的时候到达了顶峰。

     沈庆云虽然口上酸,但其实比较想得开,不然也不会在一起过来的这么多人中,被谢继宁委以重任,将宁德县交给他。

     “当年夫子是在你县试之后收徒,如今的你有想收徒的想法吗?”沈庆云随口一问,旁边的陈骏还有几个书吏都心动不已,思绪万千。

     “遇到合适的,也不排斥,”谢继宁一直以来就有些好为人师,有什么都喜欢讲解,对于收徒弟,倒是有些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