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第一更)
关灯
小
中
大
工挣钱。
” “真的,我媳妇不会嫁人去了。
” “真的,不会。
” 李族长答应,他心里还没有说出来的话是做知州大人家的奴婢长工,比在李家种地干活好多了,只怕这王氏回不来了。
这些想法,谢继宁自然是不知道的,沈庆云正在准备县试,谢继宁暂时放下这些事情,去看几个盐场。
“大人,这些地方姚将军将人救命出来之后就荒废了,再没人去。
” 船上,吕捕快站在甲板上,和谢继宁讲述几个盐场的情况,虽然不懂谢继宁为什么要去几个地方,但是在衙门当差,就要学会一点,大人物做事情自然有他的道理,他作为下属听就是了。
对于盐场,谢继宁心里早就有打算,修桥铺路,水利工程,建学校,建厂,这些都要钱,紧凭抄家的那点钱,顶多能坚持个一年半载,这还只是试探着修的情况。
要是大规模的开动,只怕要不了半年,钱就没有了,到时候,再多的设想也不过是空想,谢继宁不愿意增加税赋,将这些压力压在百姓的身上,只能另外想办法。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山就是茶叶,药材,果干,等等这些林下经济,虽然宁州的木材交易占大头,但是谢继宁心里已经想好,之后要限制大宗木材交易,过度砍伐,对环境损害太大。
靠水,暂时不能发展海运,不能开海禁,就只能想到盐了。
宁州靠海,产盐,有专门的盐户,只是这个时代的盐生产方式落后,产量低,规模受到限制,同时落后的煮盐的方法还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泥石流就是其中的一方面,谢继宁知道有比现行的煮盐更先进的方法,就是晒盐,但是晒盐具体怎么晒,不在他的认知。
船行使了半个时辰左右,就到了吴家屯后山的盐场,半年过去,除开港口还有中间的围楼还在,损坏较少,曾经那些给盐户住的棚子都已经倒塌了,缝隙种植长出了些杂草。
在这场地里面,因为曾经煮过盐的原因,比杂草更多的是光秃秃的地面,倒是曾经被砍光的后山,看起来绿郁葱葱。
“大人,如今正是虫蛇鸟蚁活动的时节,大人要小心。
” 谢继宁跳下港口,往下面走,吕捕快拿上一根棍子,在前面一边挥扫,一边提醒。
孙川和青山赶紧围着谢继宁,警惕的看着地面。
“咱们不用进去了,我也只是看看,” 韩自厚等人选中这地方作煮私盐的地方,一是看中这地方背人,好躲藏,第二就是这里的海岸线宽平阔,这一带都没有珊瑚礁石,都是平坦的沙滩,取水煮盐最方便不过了。
“走,咱们去看看另外的三个地方去,这马永生一伙人选择这
” “真的,我媳妇不会嫁人去了。
” “真的,不会。
” 李族长答应,他心里还没有说出来的话是做知州大人家的奴婢长工,比在李家种地干活好多了,只怕这王氏回不来了。
这些想法,谢继宁自然是不知道的,沈庆云正在准备县试,谢继宁暂时放下这些事情,去看几个盐场。
“大人,这些地方姚将军将人救命出来之后就荒废了,再没人去。
” 船上,吕捕快站在甲板上,和谢继宁讲述几个盐场的情况,虽然不懂谢继宁为什么要去几个地方,但是在衙门当差,就要学会一点,大人物做事情自然有他的道理,他作为下属听就是了。
对于盐场,谢继宁心里早就有打算,修桥铺路,水利工程,建学校,建厂,这些都要钱,紧凭抄家的那点钱,顶多能坚持个一年半载,这还只是试探着修的情况。
要是大规模的开动,只怕要不了半年,钱就没有了,到时候,再多的设想也不过是空想,谢继宁不愿意增加税赋,将这些压力压在百姓的身上,只能另外想办法。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山就是茶叶,药材,果干,等等这些林下经济,虽然宁州的木材交易占大头,但是谢继宁心里已经想好,之后要限制大宗木材交易,过度砍伐,对环境损害太大。
靠水,暂时不能发展海运,不能开海禁,就只能想到盐了。
宁州靠海,产盐,有专门的盐户,只是这个时代的盐生产方式落后,产量低,规模受到限制,同时落后的煮盐的方法还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泥石流就是其中的一方面,谢继宁知道有比现行的煮盐更先进的方法,就是晒盐,但是晒盐具体怎么晒,不在他的认知。
船行使了半个时辰左右,就到了吴家屯后山的盐场,半年过去,除开港口还有中间的围楼还在,损坏较少,曾经那些给盐户住的棚子都已经倒塌了,缝隙种植长出了些杂草。
在这场地里面,因为曾经煮过盐的原因,比杂草更多的是光秃秃的地面,倒是曾经被砍光的后山,看起来绿郁葱葱。
“大人,如今正是虫蛇鸟蚁活动的时节,大人要小心。
” 谢继宁跳下港口,往下面走,吕捕快拿上一根棍子,在前面一边挥扫,一边提醒。
孙川和青山赶紧围着谢继宁,警惕的看着地面。
“咱们不用进去了,我也只是看看,” 韩自厚等人选中这地方作煮私盐的地方,一是看中这地方背人,好躲藏,第二就是这里的海岸线宽平阔,这一带都没有珊瑚礁石,都是平坦的沙滩,取水煮盐最方便不过了。
“走,咱们去看看另外的三个地方去,这马永生一伙人选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