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关灯
别人难看的脸色,再次一点的回避别人难听的话。

    ”孔子又说:“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

    ” 【解析】孔子继续总结生存之道。

    国家政治黑暗,怎么办?最聪明的人隐居起来,守着自己的小庄园与世隔绝,自己过自己的小日子;可是没那么多钱,买不起小庄园,隐居不起呢?移民国外,眼不见心不烦;可是,连移民的钱都没有,只能打工呢?那就要小心了,看见老板的脸色不对,赶紧躲远点;可是眼神不好怎么办?听见老板说话的语气不对,赶紧躲远点。

     总而言之――躲。

     孔子说了: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

    哪七个人?不知道。

     【现实解说】改变不了世界,就逃避世界。

    打不过对手,就加入对手。

    有点消极,但是很无奈。

    看不惯现实,特有钱人买个庄园,养猪种菜生孩子,不上网不看电视;买不起庄园的,攒点钱移民海外,远的美加,近的新马泰;移民也不容易,只好打工,看老板脸色,保住工作先。

    好不容易写了一本书,结果各级领导都来署名,孔子一看:哇塞,作者七人矣。

     16.20(14.25)★★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使者出。

    子曰:“使乎!使乎!” 【译文】蘧伯玉派使者去拜访孔子。

    孔子让使者坐下,然后问道:“先生最近在做什么?”使者回答说:“先生想要减少自己的错误,但未能做到。

    ”使者走了以后,孔子说:“好一位使者啊,好一位使者啊!” 【解析】蘧伯玉和孔子的关系非常好,两人的理念非常接近。

    孔子在卫国期间,得到蘧伯玉许多关照。

    孔子第二次到卫国,就是投奔蘧伯玉,其间还住在蘧伯玉家中很长一段时间。

    这应该是孔子周游列国回到卫国之后,两人之间经常沟通问候。

     这个时期,蘧伯玉似乎是再度辞官回家,在家里没什么事情干。

    所以,孔子问的问题让使者有些不好回答,总不能说“没什么事”吧?这位使者很有趣,来了一句“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意思也说了,还很有高度,说我家主人面壁思过呢,这是赞扬,说还没有什么成果,这是谦虚。

    一句话里包含万千学问,怪不得孔子要赞扬他了。

     卫国多君子,这话不是白说的。

    联想到后来的吴起、商鞅等人都出于卫国,就知道卫国这个地方真是不简单。

     【现实解说】这哥们做国有大型企业的新闻发言人,估计比现在这些都强。

     16.21(6.15)★★★★★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 【译文】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

    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

    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进城之后对大家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

    ’” 【解析】如果不懂得这段历史的背景,那么所有的解释就都是蒙混过关了。

    遗憾的是,笔者所见的所有解释,都是蒙混过关。

     先来说这段历史,这是齐国入侵鲁国,冉有率领鲁国军队在曲阜迎敌。

    按照分工,冉有率领季孙家的部队为左军,孟孺子率领孟孙家的部队为右军,叔孙家的部队守城。

    冉有的车右就是樊迟,当时冉有下令冲锋,却没有人听命令,于是樊迟建议冉有再三申明军令,然后率先冲锋,冉有按照樊迟的建议做了,结果大家都跟着他冲锋,击败了齐军的右军。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