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关灯
处,这是更大的学问。

     17.8(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 【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

    我没有什么没有告诉你们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 【解析】人之间的关系是有亲疏的,一碗水永远不可能端平。

    为什么孔子要说这样的话?很显然,有人认为孔子偏心,私下向个别弟子传授了什么“独家秘籍”。

    也难怪有人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你看着老师总是跟几个同学在一起吃喝玩乐,你也会这么想。

    孔子身边,似乎永远是那几个弟子,其余的弟子没想法就怪了。

    所以,孔子要告诉大家:同学们,我跟子贡冉有颜回们虽然常常在一起,不过就是吃吃喝喝,真没有上过小课。

     事实上呢?跟老师混得近的人,肯定可以得到更多的教诲。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就是这个意思吧。

     这句话,应该是孔子在卫国或者刚从卫国回到鲁国期间说的。

     【现实解说】跟老师混在一起是可以多学到知识的,跟老板混在一起是可以多得到机会的。

     17.9(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 【译文】孔子说:“有人分明自己不懂,还要不懂装懂以为自己发现了什么学问,我不是这样的。

    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实行;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获得知识的方法。

    ” 【解析】孔子又是在说谁?好像孔门弟子中足够狂妄的就是子贡了,所以这应该是子贡入学初期的事情。

    当然,也有可能孔子所说的并非自己的弟子,而是另外的人。

    “知之次也”通常被译为“次一等”或者“其次”,其实不然,应该是次序、方法,也就是多听多看多学多记,才是学习的方法,而不是不懂装懂。

     【现实解说】多闻多见,学习别人的长处,向先进文化学习。

     17.10(7.3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 【译文】孔子说:“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

    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 【解析】孔子说话很客观,还带着一些谦虚。

    孔子的知识其实比寻常人丰富得多,他自己说跟大家差不多,这是谦虚。

    重要的是后面一句,那就是孔子认为自己的执行力不足。

    事实上孔子确实存在执行力的问题,周游列国期间,孔子真正见到的国君似乎只有卫灵公,推销自己,却见不到老板,这就是执行力的不足。

    孔子的性格比较木讷好面子,求人的事情张不开口,这是他的最大问题。

     换了在今天,以孔子的性格,也就是混个副教授。

     【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