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关灯
小
中
大
骆启正更压低声音:“听说,这两位世子花心好色,纨绔不羁,从去岁开始却性情大变,之后便深受陛下重任了。
” 骆启正家中富余,早三个月前就来到京城在自家位于京城的宅邸潜心学习,为今年的乡试做准备。
骆启正此人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
他闲暇之时就在京城各地溜达,结交友人,获得不少京中的消息。
对于明日的乡试,骆启正只有三成的把握。
他不是读书的料,但士农工商,家中长辈希望他能得个官身,他自己也希望能给子孙后代改个身份,只是秀才的身份还远远不够。
相比那些书香门第出来的人,骆启正自认他能拿到秀才的功名已是对得起祖宗,所以他的心态很平和。
和他同桌吃饭的都是他在京城结交的朋友,还有一位是他的同乡。
另外四人的学习能力都比他强,骆启正也抱着若是不中,能结交几位前途光明的朋友也不错的心思与他们混得很熟。
在座的学习成绩最好的杜冰淡淡道:“陛下英明,两位世子既然得了重任,怕是真的性情有变。
” 杜冰是京都府的小三元,在京都府学子中颇有名气,在他们这个五人小圈子里也很有话语权。
尽管五人中骆启正花钱最多,但没有人会认为杜冰小气。
这就是实力。
杜冰这样身份前景远大的人,多的是人愿意为他花钱(投资)。
蔡凡茂小小声说:“我怎么听说,吴绍王府是得了宫中某位贵主的赏识,才入了陛下的眼?” 另外四人眼神微闪,可见四人都知道这个传闻。
或者说,后宫某位贵主深得陛下宠爱,骄纵跋扈的传闻早已京城皆知。
骆启正则道:“可我又听说,隋国公等众多重臣对那位贵主都十分的尊敬。
” 沈培年:“是不是得了贵主赏识与我等无关。
陛下英明神武,我听说工部的科学研究院和兵部的军工研究院、军医药研究院在乡试和院试之后都会招生,我若是落榜,打算去试上一试。
” 蔡凡茂犹豫道:“这研究院,说白了还是匠人。
我等苦读多年,为的是光宗耀祖,结果却做了匠人,岂不是叫父母家人日后抬不起头来。
何况,与那些大字不识的匠人为伍,也是自降身份。
” 沈培年无奈道:“我岂会不知。
只是我若此次不中,便要休妻,若是能留在京中谋个差事,便可以此说服父母。
我听人说宝芝林药局有一款神药,服用后必生儿子,只是药局每月只开张十日,还限购,我读书已经用尽了家中银钱,也无钱再购买。
若能谋道差事,才有机会。
” 几人都知道沈培年家中的情况,对他也只能报以同情之色。
骆启正说:“宝芝林药局的药确实神奇,就是量太少,限购不说,每月还只开张那么几日,很难抢到。
沈兄对发妻不离不弃,圆平敬佩。
” 沈培年:“这有何可敬佩的。
糟糠之妻不下堂,他虽是嫏哥儿,又只为我生下一女,可与我却是情投意合。
我与他成婚之后,家中诸事从不忧心,若无他,我也走不到今日。
只是奈何家父家母盼孙心切,我也不忍家中因我绝后……唉……” 一直都没说话的陈依格这时候道:“北谷战事,我俣国火炮大显神威,我倒是对军工研究院极有兴趣。
这次无论中与不中,我都想试上一试。
” 其他人皆笑,蔡凡茂:“陈兄这是有弃笔从戎之心呐。
” 与这些羽扇纶巾的学子不同,此次聚集到京城的还有那么一些在士人眼里绝对是泥腿子的人。
这些人中有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有青壮年。
他们都是京西道和京东道收到消息,想尽办法凑足盘缠赶来的人。
这些人中有出自匠人世家的,有自学手艺的,有军中退伍的军人及其家属,此次不顾一切地进京,为的就是拼个前程。
科学研究院、军工研究院和军医药研究院合称“三院”,今年都打算面向落榜的学子招生,而军工研究院和军医药研究院同时也面向已经返乡的老兵及其亲属招生,能
” 骆启正家中富余,早三个月前就来到京城在自家位于京城的宅邸潜心学习,为今年的乡试做准备。
骆启正此人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
他闲暇之时就在京城各地溜达,结交友人,获得不少京中的消息。
对于明日的乡试,骆启正只有三成的把握。
他不是读书的料,但士农工商,家中长辈希望他能得个官身,他自己也希望能给子孙后代改个身份,只是秀才的身份还远远不够。
相比那些书香门第出来的人,骆启正自认他能拿到秀才的功名已是对得起祖宗,所以他的心态很平和。
和他同桌吃饭的都是他在京城结交的朋友,还有一位是他的同乡。
另外四人的学习能力都比他强,骆启正也抱着若是不中,能结交几位前途光明的朋友也不错的心思与他们混得很熟。
在座的学习成绩最好的杜冰淡淡道:“陛下英明,两位世子既然得了重任,怕是真的性情有变。
” 杜冰是京都府的小三元,在京都府学子中颇有名气,在他们这个五人小圈子里也很有话语权。
尽管五人中骆启正花钱最多,但没有人会认为杜冰小气。
这就是实力。
杜冰这样身份前景远大的人,多的是人愿意为他花钱(投资)。
蔡凡茂小小声说:“我怎么听说,吴绍王府是得了宫中某位贵主的赏识,才入了陛下的眼?” 另外四人眼神微闪,可见四人都知道这个传闻。
或者说,后宫某位贵主深得陛下宠爱,骄纵跋扈的传闻早已京城皆知。
骆启正则道:“可我又听说,隋国公等众多重臣对那位贵主都十分的尊敬。
” 沈培年:“是不是得了贵主赏识与我等无关。
陛下英明神武,我听说工部的科学研究院和兵部的军工研究院、军医药研究院在乡试和院试之后都会招生,我若是落榜,打算去试上一试。
” 蔡凡茂犹豫道:“这研究院,说白了还是匠人。
我等苦读多年,为的是光宗耀祖,结果却做了匠人,岂不是叫父母家人日后抬不起头来。
何况,与那些大字不识的匠人为伍,也是自降身份。
” 沈培年无奈道:“我岂会不知。
只是我若此次不中,便要休妻,若是能留在京中谋个差事,便可以此说服父母。
我听人说宝芝林药局有一款神药,服用后必生儿子,只是药局每月只开张十日,还限购,我读书已经用尽了家中银钱,也无钱再购买。
若能谋道差事,才有机会。
” 几人都知道沈培年家中的情况,对他也只能报以同情之色。
骆启正说:“宝芝林药局的药确实神奇,就是量太少,限购不说,每月还只开张那么几日,很难抢到。
沈兄对发妻不离不弃,圆平敬佩。
” 沈培年:“这有何可敬佩的。
糟糠之妻不下堂,他虽是嫏哥儿,又只为我生下一女,可与我却是情投意合。
我与他成婚之后,家中诸事从不忧心,若无他,我也走不到今日。
只是奈何家父家母盼孙心切,我也不忍家中因我绝后……唉……” 一直都没说话的陈依格这时候道:“北谷战事,我俣国火炮大显神威,我倒是对军工研究院极有兴趣。
这次无论中与不中,我都想试上一试。
” 其他人皆笑,蔡凡茂:“陈兄这是有弃笔从戎之心呐。
” 与这些羽扇纶巾的学子不同,此次聚集到京城的还有那么一些在士人眼里绝对是泥腿子的人。
这些人中有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有青壮年。
他们都是京西道和京东道收到消息,想尽办法凑足盘缠赶来的人。
这些人中有出自匠人世家的,有自学手艺的,有军中退伍的军人及其家属,此次不顾一切地进京,为的就是拼个前程。
科学研究院、军工研究院和军医药研究院合称“三院”,今年都打算面向落榜的学子招生,而军工研究院和军医药研究院同时也面向已经返乡的老兵及其亲属招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