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关灯
小
中
大
流,一直骑进了红谷。
溪流在红谷汇集成一片池塘,水面湛蓝、平静,像镜子似的映着水边的一片红墙,让人想起深秋时浮在水上的落叶。
这就是“红”。
公爵们在苏瓦涅森林里打猎时,往往都会在“红”里稍作休整。
他们自然不是与僧侣们同住,而是住在贵客专属的地方。
当然,公爵们都为修道院捐了大把的钱,以换取教士们许诺的永生,这买卖非常值得,也值得“红”的托马斯院长亲自出来迎接他的顾客。
两人短暂地寒暄了一阵。
阁下今天打猎尽性吗?不怎么痛快,野兽都精明得很,我派人把它们送到伙房去;您太费心了;彼此彼此,请问你们的祈祷如何了;您为何要关心我们的祈祷;显而易见,说真的,你们的香炉整天甩动,蜡烛日夜燃烧,画笔一刻不停,这可都是真金白银,里面也有我的一份,你们要尽职尽责,保证我上天堂;您尽管放心,我们除了祈祷别的也干不来,但说句实话,您要是肯花上一点工夫为灵魂着想,它也就不至于千疮百孔,不得不让我们过问了;院长大人,您错了,虽然我对你们复杂的灵魂医学一窍不通,可如果我们不供养你们,你们哪里来的祈祷的屋顶,再说谁的灵魂病得更重,这还难说呢。
当然,这是在两人内心进行的对话。
两人都过了童言无忌的阶段,都富有教养并擅长辞令,但他们无意真正关怀对方的内心世界。
一来一去的问候平淡乏味,无需赘述,直到马克西米利安说:我想见一见雨果大师。
根据“红”的编年纪事,马克西米利安曾多次在“红”驻留,也曾多次与雨果晤谈。
我们难以想象两人究竟谈了些什么,他们在彼此眼中又是什么样子。
我们不知道雨果的相貌,但据说每个画家笔下的脸不论美丑,都是他自己面容的反照。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猜测,马克西米利安眼中的雨果步伐沉重,就像苦路画中替耶稣背十字架的老实人;脸庞狭长,面色槁灰,嘴唇苍白,岁月和充溢的情感在脸上留下了许多痕迹。
至于那位曾在根特风光一时的雨果大师,马克西米利安并不认识。
他与勃艮第的玛丽成婚时,雨果已经在“红”穿上了僧衣。
为活跃气氛,马克西米利安也许向画家转达了妻子的问候,说她父亲当年举行过婚宴的大厅里,至今依旧看得见雨果大师的手笔;他或许提到了布鲁日的美第奇代理人,说佛罗伦萨至今仍在谈论雨果那幅《朝拜圣婴》。
我们难以确定,这些对尘俗功名的渲染是否还能取悦一位退隐的画家;又或者,马克西米利安的到来就像有益健康的风,让雨果感到自己受到关心,感到放松和欣喜,并且答应为对方画画。
未来皇帝此刻年轻气盛的模样,或许真的被他画进了某些不复存在的组画,或至少是素描薄中;簿子里或许还藏着更庞大的计划,比如马克西米利安与玛丽的速写,有可能是为双联夫妻像或三联祭坛画打下的草稿。
但比起其他画家的手笔,年轻夫妇的面部线条或许更加憔悴、更加忧愁。
这与其说是忠于两人的外表,与其说是画家眼中所见,不如说是他日益沉郁的内心写照。
私下里,托马斯院长和马克西米利安谈起过雨果的病。
忧郁,我们对它都不陌生,当黑胆汁分泌过剩,压倒其他三种体液,即血液、黏液、胆汁,人就会怠惰,阴沉,孤僻。
医书医典里都这样说,和亚里士多德的评论并列在一起。
忧郁既是身体的病又是灵魂的病,而我们还没有一种解药
溪流在红谷汇集成一片池塘,水面湛蓝、平静,像镜子似的映着水边的一片红墙,让人想起深秋时浮在水上的落叶。
这就是“红”。
公爵们在苏瓦涅森林里打猎时,往往都会在“红”里稍作休整。
他们自然不是与僧侣们同住,而是住在贵客专属的地方。
当然,公爵们都为修道院捐了大把的钱,以换取教士们许诺的永生,这买卖非常值得,也值得“红”的托马斯院长亲自出来迎接他的顾客。
两人短暂地寒暄了一阵。
阁下今天打猎尽性吗?不怎么痛快,野兽都精明得很,我派人把它们送到伙房去;您太费心了;彼此彼此,请问你们的祈祷如何了;您为何要关心我们的祈祷;显而易见,说真的,你们的香炉整天甩动,蜡烛日夜燃烧,画笔一刻不停,这可都是真金白银,里面也有我的一份,你们要尽职尽责,保证我上天堂;您尽管放心,我们除了祈祷别的也干不来,但说句实话,您要是肯花上一点工夫为灵魂着想,它也就不至于千疮百孔,不得不让我们过问了;院长大人,您错了,虽然我对你们复杂的灵魂医学一窍不通,可如果我们不供养你们,你们哪里来的祈祷的屋顶,再说谁的灵魂病得更重,这还难说呢。
当然,这是在两人内心进行的对话。
两人都过了童言无忌的阶段,都富有教养并擅长辞令,但他们无意真正关怀对方的内心世界。
一来一去的问候平淡乏味,无需赘述,直到马克西米利安说:我想见一见雨果大师。
根据“红”的编年纪事,马克西米利安曾多次在“红”驻留,也曾多次与雨果晤谈。
我们难以想象两人究竟谈了些什么,他们在彼此眼中又是什么样子。
我们不知道雨果的相貌,但据说每个画家笔下的脸不论美丑,都是他自己面容的反照。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猜测,马克西米利安眼中的雨果步伐沉重,就像苦路画中替耶稣背十字架的老实人;脸庞狭长,面色槁灰,嘴唇苍白,岁月和充溢的情感在脸上留下了许多痕迹。
至于那位曾在根特风光一时的雨果大师,马克西米利安并不认识。
他与勃艮第的玛丽成婚时,雨果已经在“红”穿上了僧衣。
为活跃气氛,马克西米利安也许向画家转达了妻子的问候,说她父亲当年举行过婚宴的大厅里,至今依旧看得见雨果大师的手笔;他或许提到了布鲁日的美第奇代理人,说佛罗伦萨至今仍在谈论雨果那幅《朝拜圣婴》。
我们难以确定,这些对尘俗功名的渲染是否还能取悦一位退隐的画家;又或者,马克西米利安的到来就像有益健康的风,让雨果感到自己受到关心,感到放松和欣喜,并且答应为对方画画。
未来皇帝此刻年轻气盛的模样,或许真的被他画进了某些不复存在的组画,或至少是素描薄中;簿子里或许还藏着更庞大的计划,比如马克西米利安与玛丽的速写,有可能是为双联夫妻像或三联祭坛画打下的草稿。
但比起其他画家的手笔,年轻夫妇的面部线条或许更加憔悴、更加忧愁。
这与其说是忠于两人的外表,与其说是画家眼中所见,不如说是他日益沉郁的内心写照。
私下里,托马斯院长和马克西米利安谈起过雨果的病。
忧郁,我们对它都不陌生,当黑胆汁分泌过剩,压倒其他三种体液,即血液、黏液、胆汁,人就会怠惰,阴沉,孤僻。
医书医典里都这样说,和亚里士多德的评论并列在一起。
忧郁既是身体的病又是灵魂的病,而我们还没有一种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