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中医发展 活到了多少岁以上?

关灯
东汉也是属于汉朝啊。

     而且虽然这医学著作不是出自一人之手,但也算是最终成书于汉代,所以可算是有能拿得出手的了。

     刘彻不由得满意点头,希望能再接再厉。

     另外这传统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才出现三个吧,最后一个又是什么? 中医理论形成之后,想必便是这发展阶段了? 【我国传统中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标志着我国古代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这最后一本传统中医学著作,就是东汉时期出现的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由其写出的《伤寒杂病论》。

    】 嗯嗯?! 听到这里,刘彻眼睛更是不由得发亮。

     他们汉朝,终于出现一位有名有姓的中医著作者了! 【张仲景,东汉末年医学家,建安三神医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他写出的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原则,是我国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更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 【建安三神医,就是指东汉末年的三位杰出的医学家,即张仲景,华佗,以及董奉。

    】 【其中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理法谨严,被后世誉为“医圣”,为建安三神医之首。

    】 【而且张仲景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

    】 【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可以说是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 【并且这是我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同时也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 【而华佗浪迹江湖,足迹遍于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临证诊治中,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以精通外科手术,尤其以创麻沸散,即临床麻醉药,行剖腹术闻名于世,此外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

    】 【董奉则是隐居庐山,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杏林佳话。

    】 哎呀,不止是一个,还是三个! 其中可还有一个“医圣”! 刘彻已经不仅是眼睛发亮,甚至直接就差笑出声来了。

     这惊喜可来得太突然,不过也真是来得好哇! 看着资料库中医学相关模块出现的人名以及相关著作,刘彻不由得满意再满意的点头,可见他汉朝也是人才辈出,不算比其他任何朝代差,甚至在这之后,也必然是会涌现更多优秀人才出来。

     对此,刘彻不由得摩拳擦掌起来,既然已经决定干了,那他大汉定然要力争上游才是! 尤其看着那秦朝不断上涨的功德值,刘彻更是不想再落后下去。

     【我们再说回张仲景以及他的《伤寒杂病论》。

    】 【张仲景可以说是汉代成就最高的中医临床医学家,他对东汉以前的医学著作做了全面总结,并在行医游历各地,亲眼看见各种疾病之后,于书中记录了各种相关的临床症状。

    】 【最终耗费数十年心血,写出了《伤寒杂病论》这样一部集大成的医学著作来。

    】 【要知道当时张仲景所处的东汉末年,时代动荡不安,也正是宦官专权,黄巾军起义,军阀混战的时代,战争和瘟疫,天灾以及**并行,就连曹操也写诗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 刘彻…… 刘彻不禁皱了皱眉,脸上笑容不再。

     这医学成就,起于战乱时代? 伤寒与杂病…… 【张仲景的家族也没能幸免于难。

     二百多人,不到十年间去世了三分之二,其中就有一大部分是染上伤寒杂病不治而亡。

    】 【伤寒主要是指急性外感热病,有极强的传染性,在我国古代,由于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很有局限性,而且当时的医疗水平也不足,于是老百姓在感染伤寒后,基本上就是听天由命,那时的医生是基本治不好的。

    】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张仲景一心苦学医术,他研究《神农本草经》,《难经》,《黄帝内经》等各种医学名著,最终将理论与亲身实践相结合,才最终写出了这部临床医学集大成的著作。

    】 【可惜当年时逢兵荒马乱的年月,张仲景刚写完就把书稿给整没了,今天我们能看到的《伤寒杂病论》,只是后世流传整理出来的两部分,即《伤寒论》以及《金匮要略》,所以说,战乱真的不仅是害人不浅,也会致使当世损失不浅。

    】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得见,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法,方,药的辩证治疗原则。

    】 【在《伤寒论》这一部分,张仲景还综合分析了外寒发热病的各阶段症状,发扬了六经辨证,各大经络又属于不同的脏腑器官,所以疾病的出现,发展,变化,以及传导都和人体经络脏腑紧密联系,这也是张仲景辩证治疗的理论依据。

    】 【同时张仲景还认为,在症状变化方面,同样是伤寒发热,表里会不同,寒热会不同,虚实也会有差别。

     我国古代的中医诊断靠“四诊八纲”,四诊就是我们熟知的望闻问切,八纲就是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其中又以阴阳为总纲,后来传统医学发展出八纲辨证,就是以张仲景的理论为基础的。

    】 秦王宫。

     嬴政点了点张仲景的名字。

     所谓时事造人,也未尝不是一种无奈下的选择与现象。

     又不知是第几次感叹有这资料库,否则这些医学著作,又如何能够安稳得到? 【再说《伤寒杂病论》中的《金匮要略》。

    】 【这一部分主要是讲述内科病症,张仲景在这里最早提出了三因致病说,即人生病不外乎三条原因——】 【第一是经络受邪,入脏腑,即外因,比如着凉了,外面的凉风就是“邪”。

    】 【第二是四肢九窍,血脉不通,即内因,比如脑血栓,就是说内里血管堵了。

    】 【第三是金刃虫兽所伤,也就是外伤,比如……这就不用比如了吧。

    】 【反正《伤寒杂病论》不仅有辨证论治的理论原则,还总结了很多临床经验,以及许多靠谱的药方,包括汤剂,丸剂,散剂,酒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朵灌鼻子等各种药剂,软膏,栓剂等,所以还被尊为“众方之祖”。

    】 【在我国医学史上,《伤寒杂病论》的确是部传奇之作,可以说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 【另外说完我国古代这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再稍微往前倒倒,于西汉时期,其实还出现了一位著名医药大师,并且是除了医圣张仲景之外,另一位与扁鹊齐名的传奇人物,而且还是西汉时期唯一一位被正史所记载的医生。

    】 “嗯?” 这位是…… 刘彻想了想,倒是没想到西汉也有能被天幕提起的医药大师。

     这惊喜是不是来得太多了? 他一时之间竟是有些“不知所措”。

     毕竟这可不像平时天幕对他的状态。

     不过天幕提起的这位,应当是—— 【这位汉文帝时期的著名医药大师,就是淳于意,最神的地方就在于“精于忘诊”。

     意思就是只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就能知道你有病没病,或是得了什么病,而且淳于意从医时的经历,以及各种医学案例,还都被司马迁记入了《史记》当中,而且这一段记录在当时被称为“诊籍”。

    】 【然后除了淳于意之外,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与张仲景同为“建安三神医”的华佗,也是一位大神。

    】 【先前我们也简单介绍过华佗,他的外科手术能力之出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此外还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来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等称誉有杰出医术水平的医师。

    】 【另外华佗在将近2000年前就发明了全身麻醉药“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

    】 【同时华佗采用酒服“麻沸散”施行腹部手术,也是开创了全身麻醉手术的先例,而且可是我国古代第一位敢于这样尝试的能人,其不仅在我国医学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创举。

    】 【甚至最后华佗他还成功了,可见其医术之高明,以及在外科手术等方面的能力之出众。

    】 【不过这里重点要推推华佗发明的“五禽戏”。

    】 【其认为生命在于运动,保持健康就不能一直待着不动,所以模仿虎,鹿,熊,猿,鸟这五种动物的姿态,设计了一系列体操动作,而华佗的学生按照老师教的去做操,好几位可都是活到了九十岁以上。

    】 嗯??……嗯?! 听到这里,嬴政已然是坐不住。

     什么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