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节

关灯
    个字上流连,有些惋惜:“只是,不像个女孩儿的名字。

    ” 赵青炜不以为意:“什么叫女孩儿的名字,谁说女孩儿不能叫恒瑞?给我的小公主起了这个名字,那从今往后它就是女孩儿的名字。

    ” 萧莲玉便也笑起来:“陛下还真是喜欢公主。

    ” 赵青炜将她抱在怀中:“是你们母女两人,我爱极了。

    ” 萧莲玉盯着那个瑞字,没有说出,其实那是皇后起的。

     她原本想了很多字,淑、贤、灵、柔,都是很好的字,却因猜不到皇帝的想法,迟迟拿不定主意。

    最终,她忍不住在向皇后请安时,请皇后出些主意。

     华云荣待她温柔可亲,没有拒绝她的请求,但对每一个字都说好,萧莲玉更拿不定主意了,央求她再好好想想。

     华云荣架不住她请求,思索再三,说道:“钦天监说,公主是戌时出生的,按生辰八字来看,贵不可言。

    我也觉得公主出生对陛下、后宫而言都是祥瑞吉兆,不如,就取一个瑞字吧?” 说着,她拿起笔,将瑞字写了下来。

     “瑞?”萧莲玉看着皇后那笔好字,连瑞字都看起来比其他字更顺眼。

     她在落笔前一刻还有些迟疑不定,但方才鬼使神差的,她还是写下了那个瑞字。

     虽然不是自己亲自取的,但最终做了决定的是她,那便也算作是她对女儿的祝愿。

     自然,也包括皇后的那份祝愿在内。

     内侍前来通报宁王求见,赵青炜并未立刻起身,待怀中小婴孩打了个哈欠,困得半闭了眼,才不舍地交还到乳母手中。

     赵青炜温声对萧莲玉说道:“我先去一趟,一会儿再来看你们。

    ” 萧莲玉回以一笑:“陛下政务要紧,快去吧。

    ” 赵青炜淡淡一笑,转身离开时,笑容却有些讽刺。

     政务要紧,但有没有他这个皇帝,都不要紧。

     宁王将本次恩科录取的纷争叙述一遍,恭敬站立一旁,请皇帝定夺。

     赵青炜面色有些严肃:“科举一事可轻可重,万一处理不好,损失的可是朝廷的颜面,与科举在天下士子眼中的公正。

    ” 宁王说道:“陛下所说极是。

    ” 赵青炜点点头,话锋急转直下:“既然如此,我必定要禀报皇太后,请太后来定夺。

    ” 宁王一怔:“此事,为何要请太后定夺?太后早已让陛下亲政,陛下独断不就好了?” 赵青炜摆手:“我尚年轻,以往朝中要事都是皇叔拿的主意,既然皇叔这回前来过问我的意思,就说明皇叔也不知该如何是好,自然我就只能去问太后了。

    ” 宁王眉心一拧,露出些许不赞同的神情:“陛下,朝中大事,陛下早晚要亲力亲为,何不从此时做起?” “有太后与宁王操持朝政,做得那样好,我省心省力,何乐而不为?宁王不必担忧,只要宁王与太后在朝中一日,我便尊崇两位一日。

    宁王先回府休息吧,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处置。

    ”赵青炜说着,站起身就走,丝毫不顾宁王欲言又止的表情。

     扔下宁王一个人,快步走出殿外的赵青炜忽然放慢脚步,身后急忙跟上的长赢差点踩上他的脚后跟。

     “长赢,你瞧见他方才的眼神没有?”赵青炜语气中带着点笑意。

     长赢点头道:“见着了,宁王殿下简直都想来拦着您了。

    ” 赵青炜哼了声,长赢犹豫道:“陛下,宁王既然来问,陛下为何不顺水推舟,做出决断?” “这不是桩能断的案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怎么做,都会有人不满意。

    ”赵青炜说道,“你以为他是在问我的想法吗?他不过是想借我的口,说出他的想法。

    责任既不在他,又能按他的想法推进,哪儿有这样好的事?” 长赢很快回过味来,这桩不能断的案,宁王要推到皇帝这里来,皇帝又推到了太后那里去。

     虽然不能断,但也没说不能判。

    判案的人必须不在乎自己在官员中的虚名,太后最为合适不过。

     近来,皇帝平和了许多,华太后有着明确的感知。

     她不太清楚皇帝变化的缘由,只要皇帝不再视她为仇人,能听得进去她说话,那些都不重要。

     殿外宫人通传皇帝驾临,华清夷先派人去请薛太后,等赵青炜在太监的带领下进来,两宫太后也已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