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关灯
没的惹他淌泪抹眼的。

    想我只有一个女儿,远远的嫁了,谁料他命苦,生了一个女孩儿,自己早就死了。

    我也为可怜他的娘,接了林丫头来住了几年。

    早知道是这样,先前别去接他来倒也罢了。

    林丫头今儿这一走,别再想见他的面了。

    ”此时,王夫人与凤姐俱看出贾母心事,坐立难安,不敢开口,然又不能不劝慰贾母几句。

    凤姐勉强陪笑道:“林妹妹的婶娘疼顾他,自然要替林妹妹访定一门子好亲事,为官作宦的,内外升转不定。

    或者一两年里头,林妹妹就进京来给老祖宗请安。

    那时候,老祖宗瞧见才欢喜呢。

    ”贾母听了点点头,半晌才说道:“如今只要宝玉的病好,别的事都不用提了。

    ” 又向湘云道:“你们今儿都在这里吃饭,陪我抹个牌儿解解闷。

    ” 凤姐见贾母颜色稍霁,搭趁着便吩咐:“姑娘们的饭都送到老太太屋里来。

    ”一时,王夫人、凤姐伺候贾母用过饭,李纨、探春、湘云陪贾母抹点子牌。

    李纹、李绮、迎春拉了琥珀一桌子打天九。

    贾母见王夫人、凤姐还站着,便说:“你们也该回去吃饭了。

    ”于是,王夫人、凤姐才退了出去。

     这里,鸳鸯坐在贾母背后,与贾母洗牌,斗了一转庄,贾母手气不好,揭不起大牌。

    鸳鸯因贾母今儿心上不乐,想法儿要叫贾母开开心。

    这一牌轮着贾母做庄,鸳鸯趁桌子上算帐的空儿,一手揸起牌来,叠了一副把牌,做个雀口摊在桌上。

    凑巧李纨坐在贾母对面,鸳鸯递了个眼色。

    李纨开了牌,贾母第一张揸起,接连起了六张天牌。

    贾母便喜笑颜开道:“这副可要赢你们几个钱了。

    ”问:“文总、武总这两张牌你们谁揭了,快放下来。

    ”李纨道:“我们都没有揸呢。

    ”鸳鸯笑道:“大奶奶发急也不中用,快摇将罢,再别摇个六出来就好。

    ”李纨道:“我要瞧老祖宗补了牌再摇。

    ”谁知贾母伸手第一张就补了文总,接着又补了一张文武总。

    贾母更乐的了不得。

    众人睁着眼瞧李纨摇将,偏又摇了两只六。

    湘云拍手道:“这可乐不得。

    ”鸳鸯道:“这一牌是开足的了,算也不用算,得三十二万七千六百八十副。

    老祖宗再抹一百年牌,也难得碰见这一副。

    ” 一面和素云取笑道:“快给奶奶扛钱去,园子里来回要跑得你腿酸呢。

    ”贾母道:“今儿偏偏凤丫头被他逃脱了,我知道他们没有这许多现钱搁着,咱们散了场再记帐罢。

    ”不说这里贾母十分欢喜,要知凤姐出去怎样光景,下回分解。

     ?第六回 怡红子泣黛感残春 滴翠亭诉鹃传密信 话说凤姐与王夫人伺候了贾母的饭出来,平儿早在廊檐下站了好一会,便跟着凤姐出了院门,王夫人自回房去。

    平儿回道:“潇湘馆的帐幔铺垫,连那些陈设古玩,一箍脑儿收拾起来。

    史大姑娘搬到邢姑娘房里去住了。

    奶奶吩咐的话,里里外外都已知道,再没有人在他跟前走漏一半句话的了。

    ”凤姐叹口气道:“我也是白操心,你可听见老太太的话,还不是委曲死了人再没处去诉冤?”平儿道:“老太太的话,也不过今儿见林姑娘走了,心里自然不耐烦,过了几天,也就没有什么了“凤姐道:“不是这句话。

    里头说的宝玉在园子里见了袭人,便认做林姑娘,讲了好半天的私语。

    又是什么‘为着不放心,都弄的一身病出来’这不是袭人亲口告诉太太的话,我那里知道他们这些钩儿麻藤呢。

    ”平儿道:“不是昨儿我和奶奶说过这话,林姑娘这个人真是奇怪,瞧他今儿走的光景,怨不得老太太见了,想起头里这些话要不舒服呢。

    ”凤姐道:“这也叫人家想不到的事,我那能未卜先知。

    ”一路说话,回到自己屋里。

    平儿道:“奶奶一早起来也没吃过一点东西,叫他们摆饭罢。

    ”凤姐道:“可不是吗,戴了石臼子提猴儿戏,我是费力不讨好。

    闹了一早上,这会儿觉着肚子里有些饥呢。

    ”平儿忙叫传饭,凤姐又打发小红去看宝玉,回来说:“这会儿也在那里吃饭,就要到园子里去呢。

    ”凤姐叫平儿道:“你在这里吃了一点子,同我到园子里去走一趟。

    如今可由他去罢。

    就是别叫我太太得知,保不定又要生气发恼呢。

    ” 当下凤姐用过饭,带着平儿正要往宝玉屋里去,听说宝玉已到园子里去了,凤姐连忙赶上。

    宝玉才进潇湘馆,袭人先已吩咐厨房里把祭礼抬来,摆设齐整。

    宝玉走进屋内,举目四睁,止不住泪珠扑簌簌滴下来,便问:“林姑娘棺停何处?”凤姐赶忙上前道:“林妹妹的灵柩,打发人同紫鹃送回南边去了。

    ” 宝玉叹道:“林妹妹生前是爱住这屋子的,也该多停几时,到月朗风清时候,他自然还要出来赏玩院子里这几竿竹子。

    怎么急巴巴的送他回去?连紫鹃也走了。

    总恨我这一场病误了事,生不能见其死,死不得见其棺。

    ”说着,上香洒酒。

    袭人忙把拜垫铺好,宝玉双膝跪下,不等拜完,放声大哭,泪涌如泉,几乎晕去。

    袭人等在旁百般劝慰,勉强节哀忍痛起身,将祭文焚化炉内。

    又亲自走出院内,在假山石边烧化纸钱,那火光冲起,竹枝上的雀儿,飞鸣旋绕,起而复下。

    宝玉道:“这些雀儿,想也因林妹妹成仙去了,找寻故主不见,其鸣也哀,大有感旧之意,何况于人!”说罢,呆呆的看了一会,踅身往里便走,到黛玉卧室内坐下,见炕帐门帘铺陈等物收拾一空。

    黛玉平日所坐这把圈椅还照常安设,宝玉就在椅上坐下,回首茜纱窗上竹影迷离,宛然如旧,而室在人亡,不胜今昔之感。

    无奈袭人等再三催促,只得起身,一步挨一步的出了潇湘馆。

    袭人等跟着也不敢引往别处,仍由原路而回。

    只见落红已尽,叶满枝头。

    宝玉仰天叹息道:“可怜一岁春光,又在病中过去。

    记得林妹妹《葬花诗》里的‘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奈红颜未老,霎时粉碎香销,不想谶语即应于此日。

    落花不知有林妹妹,林妹妹亦不知有落花了。

    然昔年落花而葬花者,尚有林妹妹;今林妹妹死了,连棺木也不得一见。

    是落花为林妹妹知已,我待林妹妹,反不如林妹妹之惜落花,岂不痛哉!” 宝玉唧唧哝哝,袭人在旁只是好笑,不敢做声。

    一时出了大观园,袭人等因贾母叮嘱在前,命宝玉不必过去请安,此刻才祭了黛玉回来,余怯未尽,不便引宝玉到贾母处,一径同他回到自己屋里。

    凤姐自与宝钗叙谈。

     宝玉因刚才进园触景伤春,想起黛玉的《葬花歌》,与袭人索取纸笔研墨,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