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篇朱小散
关灯
小
中
大
你半天了,你怎么走得那么慢。
我忙捂着腰说:腰疼啊,刚才那人下狠脚踹啊 女孩说:哦。
我说:你脸上都是土,快洗洗吧。
看来女孩生性都是爱美的,与贵贱无关。
被我这么一说,她也愣了一下,然后就着江水洗了把脸。
洗完之后,我发现她原来是个美人胚子,与之前小叫花子的形象截然不同。
脸很白,眼睛很大很亮,称得上白美二字。
但我猜测她肯定很穷,不然也不会当街偷烧饼被人抓住,所以跟白富美还有一字之差。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我说:你怎么在这,刚才不是被高富帅救走了吗? 她说:趁人不注意就溜走了,而且我也不觉得是他救了我。
我问:怎么说? 她说:那个人只是碰巧路过,因为他名声很大,在他眼前发生这种事若不出手会影响他的声誉。
我说:哦,可他救了你是不争的事实。
她没有回答,而是说:我饿了。
然后我听到她的肚子很配合地叫了一声。
我问:你的烧饼呢? 她说:刚才跑得太匆忙,掉了。
我从随身的包袱里拿出仅剩的一个肉包,递过去的过档随口问:你叫什么? 她接过肉包一口塞进嘴里,声音含糊不清:我叫小芸。
我说:我叫小散。
小芸说:我又没问你叫什么。
我哑言。
小芸,是个好名字,我想。
芸芸众生中微不足道的一份子,简单又平凡。
我想起现在的京城是北京,听说以前叫北平,我觉得还是叫北平好,让人觉得生活在那里能过得很安稳。
小芸与北平一样,都有希望的意思。
我说:你吃慢点,别噎着,我身上可没带水。
小芸说:慢不了,都饿了三天了。
我心里突然生出一丝怜悯,忿忿不平地说:那些人真是太过分了,怎么能把一个小姑娘推倒在大街上,不就是拿了个烧饼么! 小芸说:不是他们推的,是我自己倒的。
我啊了一声,问她为什么。
小芸说:我倒在地上,滚几圈把衣服弄脏,就会有自以为仗义的人出来替我说话,我就能趁机开溜了。
谁知道今天看热闹的那些人这么没人性,我在地上滚了半天就等来你这么一个不会武功的白痴。
我当时已经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小芸又把后面一句重复一遍:你是白痴么,不会武功跳出来装什么大侠。
我微微有些怒意,争辩道:谁说我不会武功,我会武功,只是没使出来。
我跟师父分开的时候,他教了我三招保命绝技。
小芸一脸的不信:那你耍给我看看。
我说好,从不远处的小树林外捡起一根长短合适的树枝,又跑了回来。
我说:看好了,这是第一招。
说完把手中的树枝从左至右挥了一下。
小芸眉头微皱,说:这就是第一招?我没看懂。
我闻言又把树枝反方向挥了一下。
小芸问:这是第二招? 我说:不是,还是第一招。
小芸说:可是跟刚才那下不一样。
我说:一样的,师父说都是挥剑。
小芸说:好吧,那你给我看看第二招。
我说好,然后把树枝扔到地上,双手紧紧扼住自己的喉咙,双眼翻白,抽搐着倒在地上,还有口吐白沫的效果。
小芸好奇地问:这是什么? 我从地上爬起来,表情一本正经地说:这叫装死,但是师父说这招只对笑点低的人有用,碰到笑点高的用这招对方就会上来给你再补两剑。
所以第三招必不可少。
小芸捂脸,说:好吧,那第三招是什么? 我说:师父说第三招最管用,就一个字,跑。
小芸转过头,看向洛阳江的江口,残阳如血,把她的半张脸染成橘红色。
我看着她,以为她想起了什么伤心的往事,不知道她心里只是觉得我好无聊。
小芸突然开了口:我觉得你师父根本不会武功,他是骗你的。
我忙说:不可能,我师父武功高强。
小芸看到我认真的样子笑着问:你怎么知道? 我说:他说他曾经一剑杀死过一头黑熊。
小芸想了想,问:是不是在冬天? 我也想了想,说:是在冬天。
小芸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当时那头黑熊是不是在睡觉? 我说:不知道,这个师父没说。
小芸问:你师父该不会是在黑熊冬眠的时候杀了它吧? 我急了,说:不可能,我师父武功高强。
小芸又问:你怎么知道? 我说:他说他曾经一剑杀死过一头黑熊。
小芸捂脸。
当时的她还不明白当事情的走向再次回到原点的时候事情本身并不是毫无进展的,只是需要换一个思考的方向。
她只是问我:那你师父现在人呢? 我说:我觉得他可能是饿死了。
小芸再也不说话了。
我很想告诉她,我跟师父分开其实只是因为我俩吃的东西不同,食谱不一样的两个人是很难待在一起的。
我坚持认为人不吃肉是无法生存的,关于和尚不吃肉的说法只是寺内高僧想告诉世人他们是一心向善的。
我师父虽然不是和尚,可他坚决吃素,他说早些年全国洪涝灾害的时候,饥荒长达一年之久,很多地区已经演变到了人吃人的惨烈地步。
他那时也吃了,后来发觉自己造了孽,为了洗清罪孽自那以后他再也没吃过肉。
可饥荒是经常会有的,人吃人也变得有些屡见不鲜,最严重的时候人都瘦得皮包骨头了,没剩下什么肉能给别人吃。
人都没的吃,可师父他连肉都不吃,你说能不饿死么? 当时这些话都没来得及说出口,因为正当我想说的时候,从我俩身后的小树林里窜出一个人影来。
来人个子不高,跟我差不多,穿着比我还要邋遢几分,让我惊讶的是他站到我俩面前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打、打、打……打劫!然后双臂一张,竟摆出一个太极的架势。
我心中大惊,心想这劫匪竟是出自武当门下?灵机一动,赶忙也摆出一个太极的架势。
我想起去年洛阳出过一个自称太极拳多少代传人的骗子,据说其一招隔山打牛最是神奇,手下弟子不少,所有弟子在他背后排成纵列,把手依次搭上前面人的肩膀,只要这位大师一发功,站在他背后的第一个人安然无恙,从第二个开始往后则均被震飞几丈远。
果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后来这事不知怎么传到了朝廷的耳朵里,朝廷里专搞文字编纂的文职人员听说后立马来了兴趣,当即派专员前往采访这位太极大师,听说还亲自体验了一下这招隔山打牛,大师发功时专员站在队伍最后,力道没感受到,倒是差点被前面向后飞起的数名弟子压死在地上。
大师对他说,你不懂,你没练过太极,所以力量传不到你那。
后来该专员失望而归,把此事上报给了皇上,皇上一句话下来,那位轰动一时的太极拳多少代传人连同其几十位弟子被斩首在城东菜市场。
你想想,太极拳讲究以慢打快,以柔克刚,借力使力。
倘若两个人都使的是太极拳,交起手来慢悠悠的无处借力,那这拳怎么打?结果就是小芸蹲坐在桥边眼巴巴看着我俩装模作样地推手推了整整三个时辰,直蹲到腿都麻得站不起来,如血的残阳换成了洒着银辉的皓月。
我早已筋疲力尽,心想对面那人八成也推不动了,便问他:兄弟,还推么? 那人心领神会,跟我同时后退三步,还不忘做一个站定的动作。
双手一抱拳,有气无力地说:大侠好功夫,今日打劫不成,你我后会有期。
然后就听到他的肚子“咕噜噜”叫了一声。
我心中暗叹:又是个求不得温饱的主。
我问他:你是没东西吃才学人出来打劫的吧?说完从包袱里翻出一小袋干粮,接着说:最后一个肉包被旁边那个丫头吃了,我全身上下就剩这点干粮了,你凑合着垫吧一口吧。
那人见状犹豫了一下,我觉得他可能是在想干粮里有没有毒,或者会不会干脆从袋口飞出一支毒镖。
我有些无奈,说:你不吃我吃了。
然后从袋子里摸出一块塞进嘴里。
那人一把抓过干粮包,蹲到一边狼吞虎咽起来。
我无奈地摇了摇头,说:你吃慢点儿,噎住了我身上可没带水。
刚说完我看见那人用拳头猛捶胸口,想必是噎住了。
三个人,并排坐在月光下的万安桥上,对面是夜色笼罩的洛阳江,桨声灯影,江火流萤。
夜色很美,小芸的心情看上去也很好,她笑着说:今天真是奇了,先碰上一个不会武功想救人的呆子,又遇见一个不会武功想打劫的傻子。
小宝,这是我和小芸身边坐着的另一个人的名字。
小宝是个男的,年纪跟我差不多,此时听到小芸的话脸上忍不住红了红。
我问小宝:你干嘛冒充武当的人出来打劫? 小宝说:这还用问,因为武当名气大呗。
平时碰到路人我只要跳出来,摆一个太极拳的架势,对方立马就缩了,乖乖把钱交出来给我。
谁知道今天遇上了你…… 小芸说:你这是狐假虎威你知道吗?还败坏了武当的名声,是道德品质问题。
我插话说:喂喂,他这是打劫唉,怎么就成道德品质问题了? 小芸说:那你说是什么? 我想了想,说:是从小爹娘教育得不好。
小宝说:可我是个孤儿。
小芸听了立马拍手叫好:哈哈,太好了,我也是个孤儿。
然后指了指我说:看他那怂样,八成也是个孤儿,真是有缘,大家都是孤儿,以后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我刚想争辩,突然想起师父说过我的身份不能随便告诉别人,所以我只能默认自己也是个孤儿。
不能说出口的爹娘,其实就等同于没有。
而且我又想起安慰别人最好的方法不是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一切都会好的。
而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对他哭诉:我比你还惨。
没想到小芸年纪不大,居然深谙此道。
可她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我着实有些无语:估计是你爹妈刚生出你来就看出你长大成不了材,干脆提前把你甩了,省得日后操心。
她看了眼皎洁的月色,眼神却变得狡黠:既然我们三个都是孤儿,应该结成拜把子兄弟,日后互帮互助,共谋富贵。
我刚想说无聊,却看到小宝的脑袋已经捣蒜般点个不停。
还没来得及发表意见,小芸又说:这样拜把子太不正式了,你们等下,我去去就来。
说完一溜烟往小树林的方向跑去,留下我和小宝坐在原地大眼瞪小眼。
约莫着过了半个时辰,小芸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手里捧着一个小香炉,香炉里还插着三支半截香。
我诧异地问她:这是哪里搞来的? 小芸说:树林那头的土地庙里拿的,土地公公很关心百姓疾苦,这点小事他不会放在心上的。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很官方——烧香、起誓、叩头、结拜完成,就像科举制度一样循规蹈矩,毫无新意可言。
结拜完了,三个人继续坐在万安桥上看月亮。
那晚的月亮很圆,我看着又大又圆又亮的月亮试着联想些什么。
起初想到的是两句诗:我本将心向明月,明月何时照我还。
如此不负责任的拼凑主要是因为第二句更能表达出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可我能回哪里呢,我连家都没有。
不能回的家,等于没有。
后来我想到了月饼,而且越来越想。
我偏头看向小芸和小宝,想知道他们俩正在想什么,所以我问:你们在想什么? 他俩的回答异口同声:月饼。
我笑着说:哈哈,真是巧了,三个素未谋面的人能在这么一个月圆之夜想到同一样东西。
小芸说:我只是饿了,几天下来只吃了一个肉包。
小宝说:我只啃了几口干粮。
紧接着我听到自己的肚子开始“咕噜噜”叫个不停。
原来想象力是源自于内心的愿望还没有得到满足,我想。
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准确的说是我们肚子的注意力,小芸说:我们三个应该找点事情做,可三个人能干嘛呢……她低下头,脸上写满了“努力思考中”。
良久,她抬起头表情认真地说:我们去西天取经吧,据说西天那个地方有人世间最大的宝藏。
我瞬间感觉四肢乏力,好嘛,刚才还《三国演义》呢,这会儿又转到《西游记》上了。
我当时没有意识到的是,小芸这个看似天真烂漫的提议仅是为整个故事将将拉开了序幕。
她又看了看我们,说:西天取经的话还差一个人,我们得拉一个武功高强的入伙,不然路上遇到了危险光凭我们几个应付不来。
我脑子里灵光一闪,说:我知道一个人。
他俩齐齐转头:谁? 我神秘一笑:天机不可泄露。
毫无争议也无可厚非的,我带着他们朝城中莫家大宅走去。
洛阳很大,可我完全不担心会找不到莫家,因为坊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在洛阳无论你沿着哪
我忙捂着腰说:腰疼啊,刚才那人下狠脚踹啊 女孩说:哦。
我说:你脸上都是土,快洗洗吧。
看来女孩生性都是爱美的,与贵贱无关。
被我这么一说,她也愣了一下,然后就着江水洗了把脸。
洗完之后,我发现她原来是个美人胚子,与之前小叫花子的形象截然不同。
脸很白,眼睛很大很亮,称得上白美二字。
但我猜测她肯定很穷,不然也不会当街偷烧饼被人抓住,所以跟白富美还有一字之差。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我说:你怎么在这,刚才不是被高富帅救走了吗? 她说:趁人不注意就溜走了,而且我也不觉得是他救了我。
我问:怎么说? 她说:那个人只是碰巧路过,因为他名声很大,在他眼前发生这种事若不出手会影响他的声誉。
我说:哦,可他救了你是不争的事实。
她没有回答,而是说:我饿了。
然后我听到她的肚子很配合地叫了一声。
我问:你的烧饼呢? 她说:刚才跑得太匆忙,掉了。
我从随身的包袱里拿出仅剩的一个肉包,递过去的过档随口问:你叫什么? 她接过肉包一口塞进嘴里,声音含糊不清:我叫小芸。
我说:我叫小散。
小芸说:我又没问你叫什么。
我哑言。
小芸,是个好名字,我想。
芸芸众生中微不足道的一份子,简单又平凡。
我想起现在的京城是北京,听说以前叫北平,我觉得还是叫北平好,让人觉得生活在那里能过得很安稳。
小芸与北平一样,都有希望的意思。
我说:你吃慢点,别噎着,我身上可没带水。
小芸说:慢不了,都饿了三天了。
我心里突然生出一丝怜悯,忿忿不平地说:那些人真是太过分了,怎么能把一个小姑娘推倒在大街上,不就是拿了个烧饼么! 小芸说:不是他们推的,是我自己倒的。
我啊了一声,问她为什么。
小芸说:我倒在地上,滚几圈把衣服弄脏,就会有自以为仗义的人出来替我说话,我就能趁机开溜了。
谁知道今天看热闹的那些人这么没人性,我在地上滚了半天就等来你这么一个不会武功的白痴。
我当时已经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小芸又把后面一句重复一遍:你是白痴么,不会武功跳出来装什么大侠。
我微微有些怒意,争辩道:谁说我不会武功,我会武功,只是没使出来。
我跟师父分开的时候,他教了我三招保命绝技。
小芸一脸的不信:那你耍给我看看。
我说好,从不远处的小树林外捡起一根长短合适的树枝,又跑了回来。
我说:看好了,这是第一招。
说完把手中的树枝从左至右挥了一下。
小芸眉头微皱,说:这就是第一招?我没看懂。
我闻言又把树枝反方向挥了一下。
小芸问:这是第二招? 我说:不是,还是第一招。
小芸说:可是跟刚才那下不一样。
我说:一样的,师父说都是挥剑。
小芸说:好吧,那你给我看看第二招。
我说好,然后把树枝扔到地上,双手紧紧扼住自己的喉咙,双眼翻白,抽搐着倒在地上,还有口吐白沫的效果。
小芸好奇地问:这是什么? 我从地上爬起来,表情一本正经地说:这叫装死,但是师父说这招只对笑点低的人有用,碰到笑点高的用这招对方就会上来给你再补两剑。
所以第三招必不可少。
小芸捂脸,说:好吧,那第三招是什么? 我说:师父说第三招最管用,就一个字,跑。
小芸转过头,看向洛阳江的江口,残阳如血,把她的半张脸染成橘红色。
我看着她,以为她想起了什么伤心的往事,不知道她心里只是觉得我好无聊。
小芸突然开了口:我觉得你师父根本不会武功,他是骗你的。
我忙说:不可能,我师父武功高强。
小芸看到我认真的样子笑着问:你怎么知道? 我说:他说他曾经一剑杀死过一头黑熊。
小芸想了想,问:是不是在冬天? 我也想了想,说:是在冬天。
小芸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当时那头黑熊是不是在睡觉? 我说:不知道,这个师父没说。
小芸问:你师父该不会是在黑熊冬眠的时候杀了它吧? 我急了,说:不可能,我师父武功高强。
小芸又问:你怎么知道? 我说:他说他曾经一剑杀死过一头黑熊。
小芸捂脸。
当时的她还不明白当事情的走向再次回到原点的时候事情本身并不是毫无进展的,只是需要换一个思考的方向。
她只是问我:那你师父现在人呢? 我说:我觉得他可能是饿死了。
小芸再也不说话了。
我很想告诉她,我跟师父分开其实只是因为我俩吃的东西不同,食谱不一样的两个人是很难待在一起的。
我坚持认为人不吃肉是无法生存的,关于和尚不吃肉的说法只是寺内高僧想告诉世人他们是一心向善的。
我师父虽然不是和尚,可他坚决吃素,他说早些年全国洪涝灾害的时候,饥荒长达一年之久,很多地区已经演变到了人吃人的惨烈地步。
他那时也吃了,后来发觉自己造了孽,为了洗清罪孽自那以后他再也没吃过肉。
可饥荒是经常会有的,人吃人也变得有些屡见不鲜,最严重的时候人都瘦得皮包骨头了,没剩下什么肉能给别人吃。
人都没的吃,可师父他连肉都不吃,你说能不饿死么? 当时这些话都没来得及说出口,因为正当我想说的时候,从我俩身后的小树林里窜出一个人影来。
来人个子不高,跟我差不多,穿着比我还要邋遢几分,让我惊讶的是他站到我俩面前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打、打、打……打劫!然后双臂一张,竟摆出一个太极的架势。
我心中大惊,心想这劫匪竟是出自武当门下?灵机一动,赶忙也摆出一个太极的架势。
我想起去年洛阳出过一个自称太极拳多少代传人的骗子,据说其一招隔山打牛最是神奇,手下弟子不少,所有弟子在他背后排成纵列,把手依次搭上前面人的肩膀,只要这位大师一发功,站在他背后的第一个人安然无恙,从第二个开始往后则均被震飞几丈远。
果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后来这事不知怎么传到了朝廷的耳朵里,朝廷里专搞文字编纂的文职人员听说后立马来了兴趣,当即派专员前往采访这位太极大师,听说还亲自体验了一下这招隔山打牛,大师发功时专员站在队伍最后,力道没感受到,倒是差点被前面向后飞起的数名弟子压死在地上。
大师对他说,你不懂,你没练过太极,所以力量传不到你那。
后来该专员失望而归,把此事上报给了皇上,皇上一句话下来,那位轰动一时的太极拳多少代传人连同其几十位弟子被斩首在城东菜市场。
你想想,太极拳讲究以慢打快,以柔克刚,借力使力。
倘若两个人都使的是太极拳,交起手来慢悠悠的无处借力,那这拳怎么打?结果就是小芸蹲坐在桥边眼巴巴看着我俩装模作样地推手推了整整三个时辰,直蹲到腿都麻得站不起来,如血的残阳换成了洒着银辉的皓月。
我早已筋疲力尽,心想对面那人八成也推不动了,便问他:兄弟,还推么? 那人心领神会,跟我同时后退三步,还不忘做一个站定的动作。
双手一抱拳,有气无力地说:大侠好功夫,今日打劫不成,你我后会有期。
然后就听到他的肚子“咕噜噜”叫了一声。
我心中暗叹:又是个求不得温饱的主。
我问他:你是没东西吃才学人出来打劫的吧?说完从包袱里翻出一小袋干粮,接着说:最后一个肉包被旁边那个丫头吃了,我全身上下就剩这点干粮了,你凑合着垫吧一口吧。
那人见状犹豫了一下,我觉得他可能是在想干粮里有没有毒,或者会不会干脆从袋口飞出一支毒镖。
我有些无奈,说:你不吃我吃了。
然后从袋子里摸出一块塞进嘴里。
那人一把抓过干粮包,蹲到一边狼吞虎咽起来。
我无奈地摇了摇头,说:你吃慢点儿,噎住了我身上可没带水。
刚说完我看见那人用拳头猛捶胸口,想必是噎住了。
三个人,并排坐在月光下的万安桥上,对面是夜色笼罩的洛阳江,桨声灯影,江火流萤。
夜色很美,小芸的心情看上去也很好,她笑着说:今天真是奇了,先碰上一个不会武功想救人的呆子,又遇见一个不会武功想打劫的傻子。
小宝,这是我和小芸身边坐着的另一个人的名字。
小宝是个男的,年纪跟我差不多,此时听到小芸的话脸上忍不住红了红。
我问小宝:你干嘛冒充武当的人出来打劫? 小宝说:这还用问,因为武当名气大呗。
平时碰到路人我只要跳出来,摆一个太极拳的架势,对方立马就缩了,乖乖把钱交出来给我。
谁知道今天遇上了你…… 小芸说:你这是狐假虎威你知道吗?还败坏了武当的名声,是道德品质问题。
我插话说:喂喂,他这是打劫唉,怎么就成道德品质问题了? 小芸说:那你说是什么? 我想了想,说:是从小爹娘教育得不好。
小宝说:可我是个孤儿。
小芸听了立马拍手叫好:哈哈,太好了,我也是个孤儿。
然后指了指我说:看他那怂样,八成也是个孤儿,真是有缘,大家都是孤儿,以后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我刚想争辩,突然想起师父说过我的身份不能随便告诉别人,所以我只能默认自己也是个孤儿。
不能说出口的爹娘,其实就等同于没有。
而且我又想起安慰别人最好的方法不是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一切都会好的。
而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对他哭诉:我比你还惨。
没想到小芸年纪不大,居然深谙此道。
可她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我着实有些无语:估计是你爹妈刚生出你来就看出你长大成不了材,干脆提前把你甩了,省得日后操心。
她看了眼皎洁的月色,眼神却变得狡黠:既然我们三个都是孤儿,应该结成拜把子兄弟,日后互帮互助,共谋富贵。
我刚想说无聊,却看到小宝的脑袋已经捣蒜般点个不停。
还没来得及发表意见,小芸又说:这样拜把子太不正式了,你们等下,我去去就来。
说完一溜烟往小树林的方向跑去,留下我和小宝坐在原地大眼瞪小眼。
约莫着过了半个时辰,小芸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手里捧着一个小香炉,香炉里还插着三支半截香。
我诧异地问她:这是哪里搞来的? 小芸说:树林那头的土地庙里拿的,土地公公很关心百姓疾苦,这点小事他不会放在心上的。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很官方——烧香、起誓、叩头、结拜完成,就像科举制度一样循规蹈矩,毫无新意可言。
结拜完了,三个人继续坐在万安桥上看月亮。
那晚的月亮很圆,我看着又大又圆又亮的月亮试着联想些什么。
起初想到的是两句诗:我本将心向明月,明月何时照我还。
如此不负责任的拼凑主要是因为第二句更能表达出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可我能回哪里呢,我连家都没有。
不能回的家,等于没有。
后来我想到了月饼,而且越来越想。
我偏头看向小芸和小宝,想知道他们俩正在想什么,所以我问:你们在想什么? 他俩的回答异口同声:月饼。
我笑着说:哈哈,真是巧了,三个素未谋面的人能在这么一个月圆之夜想到同一样东西。
小芸说:我只是饿了,几天下来只吃了一个肉包。
小宝说:我只啃了几口干粮。
紧接着我听到自己的肚子开始“咕噜噜”叫个不停。
原来想象力是源自于内心的愿望还没有得到满足,我想。
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准确的说是我们肚子的注意力,小芸说:我们三个应该找点事情做,可三个人能干嘛呢……她低下头,脸上写满了“努力思考中”。
良久,她抬起头表情认真地说:我们去西天取经吧,据说西天那个地方有人世间最大的宝藏。
我瞬间感觉四肢乏力,好嘛,刚才还《三国演义》呢,这会儿又转到《西游记》上了。
我当时没有意识到的是,小芸这个看似天真烂漫的提议仅是为整个故事将将拉开了序幕。
她又看了看我们,说:西天取经的话还差一个人,我们得拉一个武功高强的入伙,不然路上遇到了危险光凭我们几个应付不来。
我脑子里灵光一闪,说:我知道一个人。
他俩齐齐转头:谁? 我神秘一笑:天机不可泄露。
毫无争议也无可厚非的,我带着他们朝城中莫家大宅走去。
洛阳很大,可我完全不担心会找不到莫家,因为坊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在洛阳无论你沿着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