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将军百战死,壮士阵上亡(上)

关灯
拍马而去。

     望着十骑旋风而走,腾起一片褐色烟雾,冉闵在心中默默地祈祷他们平安。

    他心中的软弱不过数息,转身之后两道剑眉下的眼神,旋即变得无比坚毅。

     “石涂必须要救,但老子也不能就这么死了!三年都混下来了,怎么地也要弄死几千个胡人,才算对的起老子穿越一趟!不就是些个燕狗么,五十八条汉子够不够?不够再加上石涂和那三千个兄弟!” 想归想,当冉闵转身看着那剩下的五十八骑时,却能够感觉到这些战士身上的那股决死之气。

     没有人敢说自己定能够以一敌百,况且对方并不是软柿子,而是燕国最精锐的铁骑,所以冉闵不能责怪他们过于绝望。

     “兄弟们!” 冉闵觉得有必要刺激一下这些战士,他昂然坐于马上,高高举起手中长戟:“古人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同袍,就是兄弟,就是战友!就是那个你肯为他流血,他肯为你丧命的人!我们的同袍,就被鲜卑人围在那里,他们就要死了,我们该怎么办?” “杀!” “大声点,我听不见!” “杀!” “杀光那些狗娘养的!” “杀光那些狗娘养的!” 天空中,刚刚还耀武扬威的太阳,漫卷的乌云遮蔽,没有风,树叶却成片成片的簌簌而落,五十八个声音,终于汇成了一声惊雷。

     以弱胜强的战例在历史并非罕见,而冉闵坚信,凭借自己脑子里多出来的信息,一定能够找到个万全的法子,把石涂,还有那些士卒,统统给救出来,他甚至想过,如果燕军是用步卒围困石涂,说不定还有机会,将这支步卒给灭了! 北方平原上,这七十里路放开马力,也只消小半日功夫。

     冉闵一马当先,右手勒疆,左手捏着一个硬馍。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冉闵,心中却在盘算:自打穿越而来,历史上应该发生的事情,都已经发生了。

    可这昌黎之战,为什么没有关于石涂的记载,还有他率领的三千汉军,难道说是因为他在此战当中战死? 一想到这里,冉闵的心绪禁不住有些波动。

    此时的他已非三年前刚刚穿越那般容易惶恐。

    在这后晋乱世当中,他幸而附身冉闵,在羯族石姓建立的后赵国内生存至今,心志早已经无比坚定。

    石涂,是冉闵的亲生大哥,冉闵自幼便不喜这个跟石虎一家亲近的兄长。

    秉性顽固的冉闵,至被穿越附体之前,始终不承认自己的胡人身份。

    他的这种坚持纵然让人敬佩,但若不是石涂处处维护,再加上石虎的权势,恐怕曾经那个冉闵根本无法在襄国城生存下去。

     作为一个穿越者,冉闵反而能够体会石涂的心情,“那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心态。

    但他不敢同情石涂,至少不能突然表现得很友好,因为他是冉闵,他小心翼翼维持着“冉闵”的行为习惯,生怕让人发现他的秘密。

    他曾经目睹石涂为“自己”的顽固而向那些胡人赔罪,也看到过石涂在夜深人静时,跪在父亲灵位前,痛哭流涕。

    说起来,石涂今年也是十八岁不到,若是放在二十一世纪,还是个未真正成年的孩子。

     “石涂…哥,请你,一定等着我!”冉闵心中念叨,同时将那早已经脱水,丢在地上连狗都不会去嗅的硬馍狠狠搓碎塞嘴里。

    那硬馍块放进嘴里像是塞了一嘴的小石子,不含上一阵让唾液软化,恐怕强咽下去会划破咽喉。

    但冉闵没心思等它软化,他咯吱咯吱地磨着槽牙,脸上表情看上去有些狰狞。

     昏黄的日头逐渐沉向西山,冉闵带着五十八骑刚转过山坳,一股冷气突然扑面,惊得他微微一抖,本能地勒住缰绳。

    战马四蹄杵地,口中“淅沥沥”不断。

     “是赵军!” 在他视线所及之地,毫无规律的躺满了尸体。

    尸群拱卫着戳在地上两面挂着几根弩箭的半截旌旗,旗面早已经破烂不堪,浸满血迹,无法识别,瞅那样式,该是后赵的无疑。

     这片尸体大概有二十七八具,无头,鲜血将干燥的黄沙地面泡成一片酱褐色的泥泞。

    薄薄的棉胎玄色布衣,就是这些尸身上唯一的东西。

    看着眼前的一幕,冉闵狠狠地闭了一下眼睛,将眼中的水份挤掉:苍天啊,这些人曾经都是我汉家农耕之人,胡人杀了他们的亲人,烧了他们的家园,却还要驱使他们拼死作战,这场战争与他们何干?都怪那衰败的晋朝,让这些人大好的头颅,成就了鲜卑人的凶名! “将军,燕狗的臂弩矢!”一个士兵指着最近一具尸体上无尾的半截箭矢,咬牙切齿地说道。

     听到军士的话,冉闵抿了抿嘴道:“是鲜卑人干的!你眼神儿好,去看看可是石涂麾下?若是,恐怕此地距离落凤山已经不远。

    ” 片刻之后,那查探的军士确定身份,冉闵心口猛地一沉:“臂弩,等等,怎么会是臂弩呢,燕狗的骑兵用的是骑弓,用臂弩的,只有步卒。

    难道,真被我猜中了?” 冉闵抓起一根弩矢,放在手心中仔细端详。

     “这弩矢,做工很精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