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将军百战死,壮士阵上亡(上)

关灯
?” 杜雷大张着嘴巴,愣住了。

     看着杜雷,还有周围那些士兵茫然的眼神,冉闵暗骂自己说多了。

     此时,除他之外,无一后赵人知道,所谓的追兵,仅仅是慕容恪率领的两千铁骑。

    历史上的冉闵能够做的事情,应该是跑,飞快地逃跑。

    只要能够顺利地跑回襄城,他就是这“昌黎大战”中,后赵国最耀眼的将星。

     资治通鉴记: “赵兵四面蚁附缘城,慕舆根等昼夜力战,凡十馀日,赵兵不能克,壬辰,引退。

    皝遣其子恪帅二千骑追击之,赵兵大败,斩获三万馀级。

    赵诸军皆弃甲逃溃,惟游击将军石闵一军独全。

    ” “惟游击将军石闵一军独全,惟游击将军石闵一军独全!天知道我为了做到这一点费了多少心思。

    ”冉闵心中腹诽,对于五胡乱华这段历史,原本记载就寥寥无几,他所知道的更是有限,虽然他现在已经可以肯定,自己麾下那三千步卒可以“完璧归赵”,但是石涂呢?历史上好像并没有他这个便宜大哥的记载,也没有对石涂率领的另外三千汉家步卒的去留做个交代。

     “若是照着历史记载去做,老子理当顺利返回襄国,被石虎接见,升北中郎将,可老子那便宜大哥怎么办?眼睁睁地看着他去死?呸,去他妈的历史,老子办不到!” 冉闵唾了一口,沉声道:“拿地图来!” 石涂和三千汉家步卒被围的落凤山,距离此地大概有七十里路。

     史书上的记载慕容恪确实只带着两千铁骑,鲜卑慕容的其他将领都是吃干饭的不成?除了铁骑,还有步卒呢?对付一群仓惶逃窜的汉人步卒,用铁骑去围困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 冉闵内心的想法自然不会告诉手下军士,他将地图牢牢记在脑海当中后转身,眼神在六十八个疲惫不堪的战士身上一一扫过。

     就在刚刚看地图的时候,冉闵心中已经确定:不去管劳什子的历史!既然穿越,就当自己已经死过一次,在这乱世当中,若不能顺着自己心意做事,那活着还有神马意义? “老子,要去救石涂!两条路,你们自己选。

    跟上前面队伍,平安返回襄国;跟着老子的,死了可能没人埋!” 六十八条汉子,六十八双沉默的眼神。

     大棘城兵败,一路格杀至此,这些汉人士兵大多数已经相信冉闵的判断和实力,甚至对冉闵神乎其技的预知预判能力,产生了一种病态的依赖。

    在这个精神匮乏的世界里,一个指挥若定的将领,往往会让下面的追随者产生盲目的崇拜。

     当然,这当中也有人畏难了。

    燕国铁骑的强大,是明摆着的事实,在这几个人脸上,写着浓浓的犹疑。

     然而始终没有人,主动选择第一个选项。

     冉闵将每个人脸上的神情都牢牢地记在心里。

     “少爷...” 杜雷见无人开口,右脚轻轻一磕马肚,探出半个马头。

     冉闵见杜雷又想说话,两眼神光转厉,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将杜雷已经到嘴边的话,又瞪了回去。

     “你、你、你...”冉闵手中马鞭折起,点向几个眼神犹疑的士兵:“你们马上收拾东西,由偏将杜雷率领,追上我们前面的步卒,带领他们返回襄城,剩下的人,跟我走!” “少爷!” “杜雷,军法如山,违令者,斩!” 一道阴影闪过,七十二斤重的连钩戟压住杜雷左肩,身高一米八的杜雷不禁腰间一软,黝黑的脸上冒出一串疹子,那被刃锋上的寒气刺激出来的疹子。

     冉闵两眼凝视杜雷,不带一丝感情色彩。

    若是杜雷再多说一句话...或许他真的会动手。

     “杜雷,不是我不想把你带在身边,但那个杂种还在我们三千儿郎里面。

    我需要你去给我盯着他,不能让他坏我的事,必要的时候...”被点名的人行动之前,冉闵跟杜雷再次密谈。

     正如冉闵说的那样,在先行离开大棘战场的三千步卒队伍当中,有个石虎家的远房亲戚监军——石虎性暴虐而多疑,即便是放出去作战的将领,也不曾完全信任,总会安排一个心腹作为监军。

     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让杜雷以为自己明白了冉闵的心思,他点点头,右手在自己的脖子上比划了一下。

     “不!只要不超出我规定的底线,就不能杀!杜雷,我只要他活着,不管你怎么做,他一定要活着,哪怕只有一口气!”冉闵摇了摇头,两眼中闪过一道厉芒,“羯族石家,还有十数年的气数,这是命中注定的事情,在时机到来之前,我们必须要尽量的保存实力,记住了?” 三分钟之后,杜雷带着九骑,催动战马,向着西北方向而去。

    他们要在冉闵手下那三千汉军赶回襄城之前将这支部队拦截下来,按照冉闵的安排,在襄城外一个隐蔽的地方等冉闵,若当他们到达隐蔽之地,七天后冉闵仍旧未返,杜雷将会执行冉闵给他的另外一个密令,一个可能让杜雷和三千汉军万劫不复又或是截然相反的密令。

     “少爷保重!”杜雷一拱手,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