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关灯
满绣有些庆幸今天给姗娘置了两身衣裳:“我记得耳房还有只小陶罐。

    ” “你爹在世时上山打猎用的。

    ”李阿婆说道:“你去把它拿出来。

    趁早我往前头二强家一趟,请他帮忙喂两天猪和鸡。

    这两天捡的鸡蛋都归他。

    ” 满绣拉着姗娘,回屋端了油灯到耳房。

     耳房不大,里面放的都是农具和一些寻常用不着的东西。

    经了这么些日子,辛珊思心里已没了迷茫。

    她喜欢在李家的恬淡日子,但离开却也让她松了口气。

    八月初七了,她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爆发。

     “姗娘…”比大汤碗稍大一圈的陶罐就在墙角放着,满绣插脚过去取:“你以后会记得我吗?” “会。

    ”辛珊思答得毫不犹豫,李家祖孙是她来这方世界遇着的第一份善,怎可能忘却:“铭记于心。

    ” 满绣似不晓得脏一样紧抱着陶罐,背对着人:“那你以后会回来看我吗?” “有机会,我一定回来看你和阿婆。

    ” 吸了下鼻子,满绣转过身,盛满晶莹的双目望向两步外的人:“你几岁?” 这问辛珊思回得有点虚:“十八。

    ” “那我们说好了,”满绣还是没忍住,语带哽咽:“做一辈子的姐妹。

    ” 辛珊思也有些鼻酸:“好。

    ” 抱着陶罐出了耳房,满绣把它拿到厨房刷干净,用布擦去水渍,将小盐罐子和一罐凝冻的猪油、两把调羹放在里头,然后倒米夯实。

    接着又去东屋,翻找件不穿的旧衣出来。

     忙着的同时,她还喋喋不休地叮嘱:“你长得好,在外一定要远着那些贼眉鼠眼的人。

    人心险恶,就说唐梅娘,她还是我亲娘呢,坑害起我来,一点不手软。

    所以啊你万万要小心。

    ” “我会的。

    ”辛珊思帮着她将陶罐扎好:“你婚事上,也要谨慎再谨慎。

    ” “放心。

    我一定看准了再把自个许出去。

    ”绑好陶罐,满绣拎了拎:“有点重,不过你劲儿大。

    ”又跑去拿竹篓子,“这个给你用。

    我让我奶再买个。

    ”她现在可是有一盒子金银首饰。

     “好。

    ”辛珊思笑着。

     李阿婆回来:“我发团面,蒸两笼馒头。

    ” “成,我一会再切点咸菜炒炒。

    ”满绣凑近她奶:“去昌河镇,我那些东西咋办,都带着吗?” “不带着。

    ”路上太平还好,要不太平,岂不是被一锅端?李阿婆让孙女把贵重的物件都拾掇拾掇,拿给她。

     辛珊思回避,拎着竹篓去西屋。

    这二十多天,她可没少置办。

    遇上满绣时穿的那身衣裳,已经被撕了,糊了浆糊,做成了鞋底。

     肚兜四件、短裤六条…满绣给买的衣裙,还有裁好尚未缝的两身,一一折齐整,分两个包袱放进竹篓。

    套在胳膊上的金镯没有撸下来,两对金丁香? 她有意还给满绣。

     “姗娘…”满绣来了,见竹篓都快填满,藏在身后的右手伸向前,五指张开,露出一枚小银锭子:“这个给你。

    ” 得,辛珊思眼眶泛红,舌舔了下发干的唇,久久才艰涩道:“收回去,金丁香我留着。

    ” “这个也拿着。

    ”满绣抿了抿嘴,道:“金丁香,你…你不到不得已别当它们。

    ”话音未落又急着补充,“急需时,也千万别犟着强撑,没啥比活着更重要。

    ” “真不用。

    ”辛珊思捞起左袖,露出套在膀子上的金镯:“若非这镯子带着麻烦,我都想把它留给你。

    ” 满绣凝眉看着金镯:“从你爹那拿的?” “算是吧。

    ”后娘的女儿给的,辛珊思放下袖子,将满绣的手推回。

     满绣笑道:“我心里舒服了一点点。

    ” “不要担心我。

    ”辛珊思侧身拿了放在床上的钱袋子:“我这还有九百二十三个铜子。

    ” 范西城的物价,她也了解下。

    一个白面馒头一文,肉包子两文。

    上好的日条肉,十二文一斤。

    苞米,三文一斤,精米白面要贵点。

    良田八两银一亩,旱地五两到六两不等。

    田赋不轻,几乎占了收成的一半。

     “好吧。

    ”满绣也看出她是不会收了:“那我再给你赶两双鞋面。

    鞋底你都带着了吗?” “带着了。

    ”辛珊思直视着小姑娘,郑重道:“谢谢。

    ” 满绣两腮渐红:“你要是个男子,我就留你做夫婿。

    ” “多谢抬举。

    ”辛珊思乐了。

     醒面的工夫,李阿婆将车棚子按到了长板车上。

     次日寅时初,三人就起身洗漱,把行李搬到牛车上。

    烧了猪腰子汤,馒头就咸菜,用了早饭便赶车往临近的城门去。

     到时,天还麻麻亮,已经有不少人候着。

    辛珊思和满绣坐在车棚里,车棚前后都挡着布。

     “我有好几年没见过我舅公了。

    ”满绣声低低的:“自打唐梅娘跑了后,奶便没回过娘家。

    倒是舅公在我十岁整生时,来瞧过一趟。

    ” 这个她理解李阿婆,辛珊思轻吐一气。

    她娘在和离后,也没再回过娘家。

    不是不想回,而是怕娘家遭人闲话。

     等了两刻,城卫开城门。

    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