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关灯


    柳氏谢他,道:“多谢援手,不然还不晓得要闹出什么是非来呢。

    ” 李知远笑道:“伯母客气。

    府上若是少人手,使个人喊声,小侄必来的。

    ”在微笑的柳氏面前,他莫名心虚,都不敢看英华一眼,只朝着英华的方向拱拱手,就走了。

     柳氏带着英华回梧桐院,问明经过,听得李公子加了个人守门,赞道:“是个精细人,你二哥要和他似的,咱们就省心了。

    ” 英华附在母亲耳边,小声道:“李公子说这妇人或是大伯的外宅,嘱我不要让她和大伯见面。

    ” “是不是,咱们管不着。

    ”柳氏冷笑道:“候你大伯家的人来了再说罢。

    这事真真有趣,前脚你大伯中风不能言语,后脚就有人上门来认祖归宗!” “若真是……这样待她们不好吧。

    ”英华皱眉。

     “真是,咱们也不能替大伯家认。

    ”柳氏看女儿一头雾水,讲与她听:“认了,你大伯娘怎么想,你堂哥哥们还要不要做人?他们自己要认,咱们管不着,横竖咱们不能认。

    就是他们认了,似这妇人这般,一言不合就要抓你的脸,与她不来往最好。

    倒不如这会子撕破了脸。

    ”停了一会又恼道:“还不曾认呢,就张口闭口是我小嫂子。

    我嫂子在枫叶村呢,就是大伯自己认帐,她想当小嫂子看大嫂不掐死她!” 王翰林在门口已是站了一会,觉得妻子的苦水已经吐完了,才踱着方步进来,恼道:“大哥的为人我晓得,向来方正,连个妾都不肯纳的人,怎么会有外宅!这妇人,必是受人指使来坏大哥名声的。

    ” “这么着。

    还要悄悄儿使人去打听这妇人什么来历。

    想来外头还有同伙,”柳氏道:“这事咱们做不得,方才李公子送药来了,你写个谢字儿送到隔壁去,就托李大人办罢。

    ” 王翰林深以为然,就命英华磨墨,写了个谢字儿使人送到李家去。

    英华乍遇到这种事情,又是惊又是奇,趁着父母说话的时候,悄悄儿走到外面,命老田妈带她去瞧那妇人。

     老田妈便带英华去,一边走一边说:“二小姐看看也罢了,莫和她讲话。

    她若真是大老爷的妾,又有了孩儿,怎么不在枫叶村住着?必是大夫人不容她进门。

    大老爷那边的事,咱们这边能不管就不管。

    怕就怕是来讹银子的,一个妇人哪来那么大胆子,必定是有人支使,麻烦还在后头呢。

    ” 英华好奇道:“怎么讹?” “哎哟喂,二小姐。

    ”老田妈笑道:“还能怎么样,堵着门口一哭二闹三上吊呀,咱们老爷是要名声的人,说不得与她几两银子打发她走。

    这一开了头,养她们仨一辈子算是轻的,就怕前脚才打发走她们,后脚又有一群人来说大老爷欠了他们钱来要帐。

    横竖大老爷不能言语,连个对证都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