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关灯
这样说,她却已联想到了什么:“你是说,贴金箔补在蛀痕上,做成洒金之状?” “既是新年,扯正红、芍红、妃色的料子,洒金其上,定然闪耀别致。

    ”群青放下料子,“群臣远远望去,比金线刺绣更加晃眼,不失新年排场。

    若有人好奇问起,司衣可以实话实说。

    圣人与皇后娘娘若知道这些旧料子都用上了,一定会欣慰的。

    ” 身旁女官们闻言,心道妙哉,都称赞起来,就连若蝉脸上也不由露出浅浅的笑意。

     朱馥珍仍然一脸不解地望着群青:“方才司衣才说金银线昂贵不用,这金箔的贵重,难道在金银线之下吗?” “旧楚宫中女眷,都有‘贴靥’习俗。

    ”群青以食指点了点脸颊,眼神波澜不惊道,“这是因昌平长公主喜用金箔贴在两颊酒窝处,遮盖脸上一处伤痕,一笑而灿然生辉,在后宫贵主中流行开来,所以库中常备金纸,宫女就等着在年节时领取金纸,把它们剪成圆形或桃形,贴在脸上。

    虽不及金箔昂贵,但也可以替代,尚服局库中金纸应该还剩下许多,朱尚衣可以派人去找。

    ” 不等她说完,朱馥珍早已取出铜钥,令两个女官去库内寻找。

     “找到了,真的有金纸!而且还有许多。

    ” 这下事情迎刃而解,负责制衣的女官来排队挑选旧料,随后朱馥珍则着人取来剪刀,几人把金纸剪成大小不一的片,投入铜盆中等待取用。

     群青拿着剪刀,余光瞥见身边几个娘子围坐一处剪纸,倒是一派和谐,不由啼笑皆非,一时间竟有旧日过年节的氛围了。

     正想着,群青忽地胸中翻涌,有股酸气直冲喉咙,她停了下来,只听若蝉在耳边道道:“姐姐是不是又不舒服了?” “没事。

    ”群青感觉好些了,便继续剪。

    也是奇怪,最近几日她总是食欲不振,总觉胸口淤积沉重的东西,但自切脉又诊不出什么,“听说薛媪的方子比寻常医官的更烈,许是吃药吃的。

    ” 若蝉点点头:“奴婢也听薛媪说了,这么烈的方子,是会有排病反应的,等病排出去就好了。

    我去给姐姐倒杯热水吧。

    ” 说罢她起了身。

    她们二人窃窃私语,朱馥珍自是听不见,只瞥过一眼,边剪边酸酸道,“真是神了,群大人不在尚服局,竟比我这个尚衣还熟知后宫的府库。

    ” 群青笑道:“只是耳听八方,会些歪门邪道罢了。

    ” “可是这样的年景,有再大的本事又有什么用呢?”一个女官道,“我们哪个不是靠着技艺考入六尚的,我在家时习的是整面山河图,秦司衣会单手双面绣,谁知自升平末年开始,一战连着一战,后宫整天裁剪用度,连布料都要紧着穿,要那绣艺又有何用?还不是只能剪金纸。

    ” “是啊。

    ”那秦司衣叹了口气,“刚过上几日平稳日子,北戎打进来了,云州又有叛军作乱。

    绫罗织物,本是富贵安平时物,宫中尚且如此,可想边民是如何艰难,真不知何时是个头。

    ” 话语间,数片金纸,飘飘摇摇地落入铜盆中。

     “不会一直混乱的。

    ”群青顿了顿,又问,“对了,你们可知道三品以上宫官,可做绯衣使,随军出使?” “听说过……”几人赧然道,“可是我们都是习刺绣的女官,手无缚鸡之力,去了有何用?” “若两国停战谈判,交换人质,可以决定人质的人选。

    ”群青道。

     如今禅师和昌平精心谋划,南楚反扑这一日终于来到,她距离救回阿娘不过一步之遥。

    但越到此时,她的心愿越沉重,越需谨慎。

     她是想换回阿娘,却不希望南楚联合北戎,点燃大宸的战火,那样便可能有无数个时家,如金纸在她剪下支离破碎,又落入火焰中。

     朱馥珍突然皱眉道:“天杀的昭太子南逃时,带走了内闱不少得力女使,若圣人要我去,我就把尚服局的绣娘都换回来,也好过总是无人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