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反省

关灯
姐…… 她低声应了一句:「嗯,端上来吧。

    」 阿兰将汤盅放到她手边,瓷盖一揭,乳白的汤汁散发着淡淡的杏仁香与药材的清甜,热气裹着暖意扑面而来。

    宋楚楚捧起汤盅,小口小口地喝着,温润的汤汁顺喉而下,带着微微的甘甜与清香,彷彿一点点温热地浸入心底。

     阿兰忽然发现盅底的锦布下似乎鼓起一层,指尖一探,摸出一张细长的纸条。

     她眼睛一亮,压低声音道:「娘子,你看!」 宋楚楚展开纸条,只见上面写着:「勿再伤己,在王爷眼里,平添一分任性。

    」 字跡娟秀,笔锋收敛而沉稳,正是江若寧的手笔。

     她微微红了眼眶,指尖在那行字上停了片刻,彷彿能透过笔痕感到那人的用心。

     脑海中忽然闪过今晨抄经时的那一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 十日来,她一笔一划抄下这些字,可直到此刻,才真切地觉得,那墨跡像是沉沉压在自己心上。

     她尤其想起,自己在爹爹面前狼狈受伤的模样——鬓发散乱、衣衫染血,连站都站不稳。

    爹爹当时的神色,是多么心疼,又是多么怨她不顾自身。

    那双素来沉稳的眼睛,因她的模样而泛红,握着她的手时微微发抖。

     这一幕,像利刃一样割过她的心口,让她喉头一紧,几乎要再落泪。

     她垂下眼帘,端起剩下的汤一口饮尽:「阿兰,我有些饿了,午膳端上来吧。

    」 阿兰一愣,旋即点头应是,转身快步往外去。

     晚膳过后,王府小径静寂无声,夜色沉沉。

     湘阳王从书房回院时,恰见杏儿从怡然轩方向走来,手中捧着一个食盒。

    她一见亲王,脚步一顿,忙上前行礼。

     他眼神淡淡一扫,对身旁的小廝打了个眼色。

    小廝心领神会,上前揭开食盒,里头的碗盘整整齐齐,却是空的。

     湘阳王垂眸看了一瞬,指尖微不可察地收紧——她,将东西都吃了。

     「走吧。

    」他声线极淡,听不出情绪。

     杏儿低头应是,抱着食盒退下。

     湘阳王立在原地,视线不由自主地落向前方——怡然轩的院门不远,灯火还亮着,映出窗内一方静影。

     脚步微微一顿,他几乎要迈过去。

    可最终只是深吸一口气,转过身,背对那抹灯影,踏入夜色之中。

     日子在静默中一页页翻过。

     怡然轩的院门始终紧闭。

     清晨抄经,午间服药,晚膳过后偶尔习画,绣花——宋楚楚的日子被一层层规矩锁住。

     《孝经》抄至第叁十卷时,她已能落笔如流,不再像最初那样腕酸手颤。

    铜镜中的脸色渐渐红润起来,眼底的浮肿也褪了,只是那抹神情比往日安静了许多。

     送往书房的《孝经》卷卷堆起,湘阳王偶尔翻阅——最初的几卷,纸页上隐隐有泪痕,墨色斑驳、字跡颤抖;到后来,纸面乾净如新,笔锋有了力道,字体端正稳重。

     每日送去怡然轩的补汤渐少,但饭菜依旧温热周全。

    她不知,这是因为湘阳王见她食量已恢復,不必再日日进补。

     这一月,终于过去了。

     解禁的第一日,怡然轩的院门终于在晨光中推开。

     不多时,有下人上前通传:「宋娘子,后园有客人在等您,请更衣去接待。

    」 「客人?」宋楚楚微微一愣,眉间掠过一丝疑惑。

    这一月的禁足,她几乎与外隔绝,想来王府里也没谁会特地来见她。

     她仍依言更了衣,简单挽了发,随人绕过曲径,往后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