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关灯
毕竟活着就是最大的资本,就还有从来的希望,就总会有人拉一把、救一把,但是死后,就一切化为乌有,再无重来的可能。

     门内会不断轮回,从开始到终结,人们一遍一遍刷新记忆,读卡重来,永无天日。

     但痛苦不会消失,自产出便不断叠加累积,缘此,散谴门便会陷入恶性循环,必须由缘神将其散去。

     包括念洄在内的门内生灵,在门被打开前,毫无意识,完全沉湎于过往。

     而化运门则不同,若是某地运势极好,加上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到极致,便自动形成一扇门,与外世隔绝,自得自乐。

    并非循环,毫无怨怼。

     这些地方总有些死去的生灵误打误撞进入,被念洄发现,遣回黄泉路,因为太过美好,这些生灵便带着一些短暂片段进入下一世,在千百年的时间里,诗词描绘,口口传颂,便成了人们口中须臾缥缈的仙山,有神仙存在的昆仑,有不老之说的蓬莱。

     两扇门内念洄的人选也不同。

     散谴门内念洄人选规则无定数,全凭死后个人造化,有时是老人,有时是生前某些人家里的一株草成精。

    还有些超出了谢洄之的理解范畴,令人颇为震惊。

     若非是过于不甘不忿,勾起众人怨恨之人,那便是因缘际会集聚所有人的怨怼之人或之物。

     散谴门内不得入生人,就连缘神进入也只以灵魂存在,且只有念洄能感知到缘神。

     而化运门内,大多是当地村长或极有威望之人云云。

    比起散谴门生人难存,此门内便不同了,缘神进入,也和去往人间他处并无不同。

     两扇门的散门方式不同。

     若为散谴门,有两种方式,一种叫点换,是直接以香火抵散。

    周缘寺供奉的香火用来维持天道,也保谢洄之长生,神力不散。

     前好些年,谢洄之一直以这种方式散门,从这头进入,香火点化,再推门而出,便算是渡过门内众生了。

    只是近些年,香火短了一块,北方的香火一直不旺,香火不够,点换之法便容易出岔子,刺激念洄,伤己伤人。

     另一种,就是谢洄之以灵入局,过念洄平生,从内破局,散去散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