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关灯
莫亚兰?" "是,就是。

    "杜光辉折过身子,"她在这儿?我是她同学,特地过来看她的。

    " "以前在这就诊过。

    现在大概在外科。

    好像做了手术,正在化疗。

    "女医生指着过道,"在十一楼。

    我前天还看见的。

    " "手术?还化疗?"杜光辉惊道。

     女医生低着头,写医案了。

    杜光辉拍了拍自己的头,又晃晃脑袋,然后才回过神,问女医生:"请问,刚才那莫亚兰,她得的是什么病?还要手术?" "宫颈。

    "女医生简单地说了两个字。

    杜光辉一时蒙了,再一想,女医生应该是少说了一个"癌"字的。

    在医院里,很多医生都这样说,怕的是"癌"这个字眼太刺人。

     莫亚兰,莫亚兰啊!杜光辉出了过道,却没有马上上电梯。

    他坐在边上的长椅上,心里突然涌出一股特别的悲凉。

    他想起当年莫亚兰在大学时,那可是全校数一数二的校花。

    而且她不是一朵随便招摇的校花,而是一朵带着刺的,让人感到无比冷寂的校花。

    她外表的冷寂,使她的美丽显得更加高贵。

    心性高傲,最终也让莫亚兰走上了一条不为很多人接受的情感道路。

    在杜光辉的心里,莫亚兰永远是洁净而典雅的。

    可是现在…… 一个没有生育的女人,也会得宫颈癌?杜光辉坐了足足有十分钟,才上了电梯。

    到了十一楼,他先是在床位牌前看了看,那些字写得很小,犹如天书。

    杜光辉基本上认不出来。

    他只好问边上的护士:"请问,莫亚兰住哪一床?" "莫亚兰?32床。

    "护士的语气是典型的职业语气。

     杜光辉谢了护士,找到了32床所在的病房。

    他没有马上进门,而是站在门外,透过玻璃,看着32床。

    床上躺着一个人,正在输液。

    长头发,面朝窗子,从躺着的身形,根本看不出来是谁。

    但是那长头发是很像莫亚兰的。

    莫亚兰从大学时代开始,就一直留着长头发。

    杜光辉曾在一首诗里写过:"你黑发的瀑布轻轻飞扬/飞扬着我的忧伤……" 在床前,坐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女人。

    看样子,是专门护理的。

    杜光辉轻轻地推开门,走到床前,问道:"这是莫亚兰……" "啊,是的。

    她刚做了化疗,睡着了。

    "女人抬起头,望了杜光辉一眼,问:"你是?" "我是她大学同学。

    "杜光辉朝莫亚兰看看,虽然睡着了,脸色苍白,但是,那种冷寂还是挂着。

    她的眉头拧着,似乎正将所有的痛苦,也一并地拧进去。

     女人又盯了杜光辉一眼,杜光辉道:"请问你是?" "我是护工。

    她请的。

    "女人说着,把被子掖了掖。

     杜光辉鼻子一酸,他忍着,没有流下泪水来。

    他招呼女人跟他一道出来,在病房门口,他问女人:"她一直一个人?" "是啊,一直一个人。

    一个月前手术时,也是我陪护的。

    最近每次来化疗,都是我来陪她。

    怪可怜的,一个女人家,怎么家里就没一个人来呢?也没见人来看望她。

    我问她,她也不说。

    心情似乎也不太好,医生说这样的心情,不利于恢复。

    唉!" "啊……"杜光辉叹道,"她家在外地。

    大概是不想让家里人着急。

    我们这些同学,她也瞒着。

    你辛苦了。

    一次化疗要几天?" "三天。

    昨天晚上才住进来的。

    " 杜光辉让女人进了病房,自己跑到医务室,打听了下莫亚兰的病情。

    医生说情况不太好,关键是发现得太晚了,而且病人的情绪也不好,心理压力大,恢复得不是很理想。

    "你是她?"医生问。

     "同学。

    " "你们这些同学啊,最好多来些,多劝劝她。

    关键是信心与乐观。

    " "唉!好!"杜光辉答着,回到病房。

    莫亚兰已经醒了。

    护理的女人大概把情况跟她说了,她正撑着往起坐。

    见杜光辉进来,她似乎也没惊讶,只是惨然地一笑,说:"你怎么来了?我猜就是你。

    看我现在这样子……" "快别说了。

    "杜光辉鼻子又是一酸,眼泪差点就要出来了。

    他忍着,问:"亚兰,这事怎么不早说?目前感觉还好吧?你看你,唉!你啊!" 莫亚兰望着杜光辉,大眼睛里,少了原来的闪烁与兴奋,而是一层沁凉与感伤。

    她用手掠了掠头发:"光辉,你们也都忙。

    另外,这病也没必要……何必让大家都跟着受罪呢?人生谁不得病。

    有时啊,想想得病也好。

    什么都放下了,一了百了。

    其实未必就是坏事。

    我本来连治疗都不准备做的,后来想想,总还得努力下。

    努力了,也就踏实了。

    也许一个人静静地离开这个世界,比让大家都跟着拖累,更适合我。

    " "你啊,还是老样子。

    不准再说这样的话了。

    有病就治,积极配合,这才是最好的心态。

    我刚才问了下医生,你这属于早期的。

    手术加化疗,再调整好心态,效果会很明显的。

    "杜光辉又道:"你看凡凡,现在不是恢复得挺好的嘛!" "我知道。

    "莫亚兰说着,脸竟微微地红了下。

     杜光辉又说:"昨天黄昏时就看见你了,是在医院的门厅前。

    晚上打电话问了李强,然后又问了程飞虹。

    程飞虹说你病了,我心里就……亚兰哪,我准备把在省城的同学都发动起来,大家轮流来陪你。

    怎么样?" "千万别!"莫亚兰伸出手,杜光辉握了一下,手很清瘦。

    她把手缩回去,"不要再告诉他们了。

    我不喜欢人多。

    你也不要经常来。

    我每次化疗也就三天,结束了,就回家。

    " "这……也好!你就这脾气。

    不过,我晚上还要回桐山的,等从桐山回来,我再来看你。

    "杜光辉说着,要了莫亚兰的新手机号码。

    莫亚兰问:"孩子现在?在家吗?" "是啊,在家。

    他妈妈跟人……啊,不说了。

    家里请了个保姆,我也很放心的。

    "杜光辉这时候看莫亚兰,就像小时候看自己的妹妹一样,满怀着的是一缕缕温情与怜爱。

    他问护工:"每天的生活都是……" "由我安排。

    她给了钱的。

    " "要多加强点营养。

    亚兰,真的不准备通知家里人?还有,经费上,是不是……"杜光辉想起,凡凡手术前,莫亚兰还打了五万块钱给他。

    算起来,那时候莫亚兰自己也已经发病了,或许她就是在准备自己的手术之前,给凡凡医疗费的。

     莫亚兰轻声道:"不了。

    手术都做了,更不要说了。

    " 杜光辉的手机响了,他赶紧跑到走廊上接。

    是小徐,问杜书记什么时候出发。

    他已经到了省城。

    杜光辉一般情况下,是上午从省城出发的。

    因为明天早晨要到湖东考察,他得今天晚上赶到桐山去。

    他告诉小徐,下午四点半吧。

    小徐说:"杜书记在省城,不行明天早晨我们直接到湖东去吧,从这边更近,一个小时车程。

    " "那可不行!"杜光辉说,"我带队,怎么能从这边出发呢?四点吧,就这么定了。

    " 回病房时,杜光辉看了下表,三点二十。

    还得回家一趟,跟凡凡和钱平打个招呼。

    莫亚兰说:"光辉,你有事就回去吧。

    我行的。

    "她嘴上这么说着,杜光辉却看见她的眼光里,分明透出几分不舍。

     "唉!"杜光辉叹了口气。

     莫亚兰一笑:"叹什么气呢?你这人啊!走吧,我这化疗也快,过两天就可以出去了。

    " 杜光辉说:"我马上要回桐山去,这样吧,等我回来再来看你。

    另外,要不这样吧,你出院后就到我家去住。

    反正我们家也有凡凡,还有保姆,正好给你调养调养。

    " "……那可不行。

    你走吧,别误了事。

    "莫亚兰转过头。

     杜光辉说:"你考虑下。

    我们再联系。

    " 出来时,杜光辉又对护工好好地叮嘱了一番。

    出了医院大门,连日阴雨之后,天上竟然开了条缝,秋阳从这缝中倾泻下来,金黄而宁静。

    他想着莫亚兰的眼神,觉得还要做她的工作,最好能够到家里来住,也许对她病的恢复有好处。

    生病,对于像莫亚兰这样要强的女人,痛苦可能更多一些。

    她内心是脆弱的,从她那眼神就可以看出,她不是在拒绝这个世界,而是在渴望这个世界。

     车子离开省城,走了一个多小时,雨又开始下了。

    秋雨,冷而寂寞地敲打着车窗。

    路两旁树上的叶子越来越少了。

    不远处的山,却依然青翠着。

    各种各样的四季林木,让这些山头变得一年四季绿色不断。

    但杜光辉清楚,这些不断的绿色中,经济林的成分很少。

    荒山仅仅是绿了,而林业经济并没有发生多大的作用。

    就像窝儿山那满园的绿色一样,都是些低矮的小灌木,除了烧火,毫无用处。

    上半年发展茶园时,老百姓一下子开辟了一千多亩新茶园。

    老百姓说:这才叫靠山吃山,不然,就是一座死山。

     小徐将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