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爹我带你去看月亮(正文完)

关灯
尊贵的大明太子,终于带着他不安分的皇帝老父亲,回到了他忠实的南京城。

     百官喜极而泣。

     以前皇帝乱跑的时候,他们只能傻傻地等着。

    现在太子居然能把皇帝“抓”回来干活,终于有人能制得住这位暴君陛下了吗!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抠鼻:“这群人太啰嗦,还是杀少了。

    ” 朱标从袖口拿出一方手绢怼朱元璋脸上:“不要用手指抠,抠破了会流血,还脏。

    ” 朱元璋唉声叹气。

    虽然儿子到了身边很好,但儿子太啰嗦,管东管西也很烦。

     朱标见朱元璋乖乖用手绢擦鼻涕鼻屎后,才继续埋头读这次祭天祭祖的礼仪流程。

     朱标自己记下之后,还要督促弟弟们背诵。

     这次是皇后所生的嫡出皇子亮相。

    朱桢一是庶出,二是年纪小,今年不参与祭天。

    等明年,庶出的皇子才会正式走入众人的视线。

    这也是朱元璋对嫡子看重的表现。

     朱元璋对嫡子们一片慈父心,但朱樉、朱棡、朱棣都不领情,只有朱橚在劝哥哥们别抱怨。

     显然,朱元璋的二三四儿子都非常厌烦这种“面子仪式”,对穿着沉重又不保暖的皇子冠服被人当猴子观看一事深恶痛绝。

     所以他们非常希望朱桢也加入。

    当自己痛苦的时候,看见别人也痛苦,他们就开心了。

     三个哥哥把朱桢往外拖,说要和皇帝老爹请求,把朱桢也带上。

     朱桢双脚在地上划拉出两条白痕,惊恐大喊:“五哥救我!” 嫡出的哥哥们祭天,管我这个庶出的弟弟什么事?!我不要被架在火堆上烤!!!朱小六都要被哥哥们吓出眼泪了。

     “咳。

    ”朱标背着手跨过院子拱门。

     三只熊弟弟立刻松手,朱桢可怜兮兮摔了个屁股墩。

     朱橚连忙把朱桢扶起来:“大哥,我有好好背诵!我绝对没问题,不会给你丢脸!” 朱樉、朱棡、朱棣对朱橚怒目而视。

     叛徒! “好。

    完成抽背,大哥奖励你……”朱标对朱橚招招手。

     朱橚连忙丢开便宜弟弟朱桢凑上前,朱标在朱橚耳旁耳语了一番,朱橚眼睛一亮,兴奋地握紧了拳头。

     朱樉、朱橚和朱棣像是幽灵一样小碎步飘着贴过来:“什么奖励?” 朱橚笑道:“不告诉你们!” 朱标无视三只熊弟弟幽怨的眼神,道:“你们完成抽背,我就告诉你们。

    ” “虽然我很讨厌这个麻烦的仪式,但我还是有好好背诵。

    哥,这个你考不到我。

    ”朱樉十分自信道。

     朱棡尖叫:“二哥!你不是说你连看都没看吗?你居然背着我偷偷背书!好巧,我也能背。

    ” 朱棣:“……合着你们俩都在骗我?幸亏我没听你们的。

    大哥,随便考!” 朱橚嫌弃地瞥了三个哥哥一眼。

    他就知道。

     只有朱桢满脸茫然。

    哥哥们不是为了不想背那个祭天流程而要拉着他一同受罪吗?你们刚刚不还嚷嚷一个字都没看吗?怎么现在就全会背了? 朱小六天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震撼。

     他不认为自己是个没城府的单纯人,但他真的搞不懂哥哥们闹这么一出有什么意义? 朱标哭笑不得。

    这几个弟弟从小就这样,就是单纯地“耍贱”。

     “好,我考考你们。

    ”朱标挨个抽背,满意地点点头,道,“玻璃制作终于有了巨大进展,可以生产出无色透明的玻璃。

    新年送你们一人一个高倍率望远镜。

    ” 被命名为科学阁的女子科学院与工厂、工坊合作后,朱标将生产和改良交给了他娘管理。

     无色透明的玻璃需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他记不清,只能让工匠们自己研究。

    这都不知道多少年了,工匠们突然说“技术突破”的时候,朱标还愣了一下。

     他还以为,是大块平板玻璃的技术先突破,没想到是无色透明玻璃的技术先突破。

     据说大块平板玻璃的技术突破也快了,现在实验室生产已经没问题,不仅能满足一些仪器制作,还能给宫里都换上玻璃窗。

     不过朱元璋等人不常住宫里,准备先把别庄的窗户换了。

     望远镜?我们终于可以人手一个了?嗷!!!四个弟弟振臂欢呼! 朱桢听说过望远镜,心里有点酸。

     朱标对朱桢道:“这次期末能考前三,我送你一个低倍率的望远镜。

    高倍率的望远镜得先紧着军用,你什么时候能上战场了,我什么时候送给你。

    ” 朱桢眼睛一亮,使劲点头。

     朱标拍了拍朱桢的脑袋:“压力不要太大。

    送你的望远镜我会好好留着,你什么时候考到前三都能得到。

    ” 朱桢再次使劲点头。

    他在心里道,没有下次,这次一定要得到! 一旬后,祭天祭祖的时间终于到了。

     在祭天祭祖之前,朱元璋先祷告天下,重申了朱标太子的身份,并封常葳为太子妃。

     太子妃虽然先册封了,但成婚的流程需要很长时间,还要重新修建东宫,所以至少要准备两年。

     这两年的缓冲时间,也是朱标自己向大臣们讨来的。

     虽然他和常葳过了正月就虚岁二十一岁了,但实际上他俩都刚满十八岁。

    现在结婚,年纪还太小。

    放在现代,他们才刚成年。

     在常葳二十周岁的时候成婚、要孩子,对常葳的身体更好。

     朱元璋也同意。

    他的想法和朱标不一样,他是想,大明第一个太子大婚,怎么隆重都不为过,必须给朕把每一个细节都打磨好,绝对不能让标儿的大婚留下任何遗憾。

     常遇春对朱元璋、朱标父子对常葳的看重和珍视感动得哭得停不下来,回南京过年的蓝玉也陪着姐姐蓝氏不断抹眼泪,然后叮嘱外甥们绝对不能给常葳添麻烦。

     “如果你们胆敢做不法之事,轮不到你们姐夫出手,我挨个收拾!”蓝玉道。

     常葳的三个弟弟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我们不是那种人!” 开什么玩笑?给夫子惹麻烦,还需要舅舅你动手吗?我们的同窗同校会一人一拳把我们捶成肉泥。

     话说回来,光是夫子一个不赞同的眼神,自己的心脏就要被吓得跳快一倍,都不需要同窗同校动手了。

     常葳哭笑不得:“还需要舅舅动手?我又不是打不过他们,亲自清理门户就成。

    ” 蓝玉点头:“说得也是。

    ” 常遇春使劲哭:“狠狠揍!” 常葳的三个弟弟们:“……” 好了,别说了,我们已经很清楚自己的家庭“弟”位,绝对不会给阿姐添麻烦。

    等明年,我们就滚去外地,不在京城惹你们烦! 太子还未大婚,先册封常葳为太子妃,满朝文武也看出了朱元璋对常葳这个儿媳的看重和喜爱。

     他们都没有反对。

     以常葳如今的名望和功劳,皇帝做出这种举措,只纯粹从利益上来说,都合情合理。

     除了册封常葳,二皇子朱樉、三皇子朱棡、四皇子朱棣、五皇子朱橚皆封王。

    但与燕王朱文正不同,他们的称号分别为“寿、禄、康、德”,含义为五福中的前四福,并不是以封地为称号。

     四位皇子的称号一出现,众臣就明白了,皇帝并不打算让其他皇子也成为藩王,执掌地方实权。

     这更有利于太子,但不知道四位皇子心里如何想。

     四位皇子都板着脸,严肃的表情就像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特别是朱棣和朱橚这对双生子。

    谁也看不出他们心里在想什么。

     朱标带着四个弟弟,一步一步走完了祭祀的每一个流程,在百官和百姓面前,展现出了马皇后所出的皇子的风华绝代。

     他们五人的气度,无不让人心折。

     当走到祭坛最高点的时候,朱标回头看了一眼祭坛下跪伏着的文武百官。

     他爹为了让他出风头,此次躲在宫里没出来。

     他的弟弟们也皆跪在他脚下。

     他举目四顾,心中不知不觉出现了一丝孤单。

     这就是高处不胜寒吗?果然还是不应该让他们跪下。

    当自己的亲朋好友都跪在自己的脚下,这种滋味真不好受。

     朱标挨个把弟弟们拽起来,道:“以后见我不准跪,我不喜欢。

    ” 四个弟弟虽然不知道朱标此刻心情,也使劲点头。

     哥哥说不喜欢那就不跪。

    他们也不喜欢跪。

     当然,如果能不跪那个爹,就更好了。

    他们宁愿跪大哥。

     朱标见弟弟们站起来了,百官们在典礼结束后也站了起来,长长舒了口气,笑容重新回到了脸上。

     “完事,收工,回家!”朱标开心道。

     四个刚封王的弟弟们欢呼,帽子都歪了。

     底下跟着的大先生们嘴角也都气歪了。

     祭天祭祖呢!严肃点!怎么连太子殿下也突然不靠谱了! 朱标笑着领着四个弟弟,大摇大摆地不按照事先规定好的礼仪离开。

     我帮爹缔造了大明朝,还将创造一个盛世,天地和祖宗都会很满意,就算洒脱些他们也一定不会怪我。

     仰天大笑回家去也! …… “标儿啊,你真的是我的种,和我一模一样。

    ”朱元璋提着个花灯,说起那日祭天祭祖,就笑得直不起腰。

     寻常皇帝肯定都气炸了,但朱元璋,他可开心了。

     朱标当时心血来潮“洒脱”了一把,现在却有些不好意思。

     他摸着鼻子,讪讪道:“以后不会了,我以后一定会老实。

    大先生们快把我耳朵念出茧子了。

    ” 朱元璋笑道:“随他们念!唉,你娘怎么这么慢?” 朱标道:“女子出门都要盛装打扮,当然比男人慢一些。

    ” 朱元璋嘀嘀咕咕一些“出去打扮那么好看干什么,回家打扮给我看就好”之类的直男癌话语。

    当马秀英涂抹着脂粉,戴着珠翠,穿着最新式的衣裙出门的时候,他立刻闭嘴,赶紧贴了上去。

     马秀英今年四十二岁。

    虽经历了许多沧桑,但在朱标从小精心地照顾下,马秀英如现代四十二岁的女子一样风韵十足。

    再加上漂亮的妆容和首饰、衣裙,在当皇后的时候朴素无比的马秀英,如今经过了精心打扮,艳丽得像一朵盛开的牡丹,无比的雍容,看得朱皇帝眼睛都直了。

     朱元璋围着马秀英,就像是蜜蜂和蝴蝶围着牡丹花转悠了一圈后,突然眼睛猛眨了几下,落下泪来。

     马秀英以团扇掩面,惊讶道:“国瑞,怎么了?” 朱元璋吸了吸鼻子,道:“我就是觉得、觉得大妹子跟着我,委屈你了。

    以前你跟着我打拼,总是灰头土脸;后来当了皇后,又为了以身作则简朴度日。

    嫔妃们可以满头珠翠,你除了大典,从来只带着绒花……” 朱元璋抹了把脸,又洗了洗鼻子:“你打扮后这么好看……” 马秀英温婉地笑道:“委屈什么?皇后母仪天下,就应当以身作则,过得节俭些。

    待我俩离开皇宫,我不是皇后,你也不是皇帝的时候,我们就把好东西穿戴上,不要辜负标儿为我们攒的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