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关灯
都出去,而且车票也贵,他们家没有那么多钱。

     商量着,商量着,秦家收到了北京寄过来的车票。

     只有一张票,还是卧铺票。

     大家觉得有点奇怪,他们家从来没有让闺女自己一个人去北城的想法,不放心啊。

     而且李家做事,不是这种不周全的风格呀。

     自信的秦曦觉得没毛病,现在的自己都18岁成年了,现代都三十了,当年自己坐动车高铁飞机都不知道多少次了,完全没有问题。

     秦曦就说不用人送,她自己去。

    她都可以自己去县城读高中,去一下北城算什么。

    而且如果他们不放心,可以这头送上火车,她一路安生的待着,到了北京,让李家他们来接,就完美闭环了。

     可以说秦曦完全高估了七十年代的交通系统,此时的火车去北城需要三天两夜,车速慢,环境也比较差,人多混杂,没有监控,偷盗拐人屡有发生。

     而秦家的人也都没有怎么乘坐过火车,并不了解具体的情况。

    只是打听了卧铺是条件好的单独车厢,比较宽敞和安全。

    他们觉得只要女儿/妹妹不中途下车,问题就不大。

    最后同意了。

     其实车票本不应该只有一张的,但是买车票这件事,秦爷爷的战友老李同志,交给他孙子去办,就是婚约/相亲对象李飞扬。

    李飞扬呢,对这件事并不怎么上心,就委托朋友留意,且邮寄。

    话又没有说明白,朋友就买了一张票寄过去,从头到尾,他就没有经手,只给了邮寄地址和钱。

     就这样,本来李爷爷是想让秦家派人一起来的,结果来的只有秦曦一个人。

     秦爷爷在秦曦出发后电话给了李爷爷,让他们派人接站,李爷爷知道只有秦曦一个人过来,很担心,立即安排警卫员在预估车次到达的时间提前去等人,务必要把人接到。

    又想到造成这样结果,是因为他们只邮寄了一张车票过去,羞愧且愤怒,把负责这事的小孙子叫回来臭骂一通,批评他做事不仔细。

    他还以为是小孙子买了两张票,结果邮寄的时候漏掉了一张。

    李飞扬自知理亏,不敢回话。

     这件事让李飞扬的妈妈很不高兴,她本来就不乐意让自己的小儿子娶一个不知底细的农村来的媳妇。

    说是救命恩人的孙女,其实是一家子泥腿子。

    现在人还没来,自己的儿子就让老爷子骂了一通,要知道老爷子在孙辈里面最喜欢这个小的。

     其实李飞扬的妈妈想多了,李爷爷最喜欢的是大孙子,是他的长子长孙,继承他的意志,在军中前途光明。

    小孙子是四儿子的小儿子,只是大孙子他们一家都在外驻扎,小孙子陪在身边,所以显得小孙子最受宠。

     其实李老爷子想过,四孙子要是没有下乡,他还更合适履行婚约,他性格温和,稳重,有责任心。

    小孙子李飞扬只是和老友唯一的孙女年龄 弋? 最接近,在北城他们身边工作,又听话孝顺,才算作合适的人选。

     本来李爷爷的孙女出生的时候,秦家的大孙子也在一年后出生,李爷爷是想嫁孙女过去。

    但是这是他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