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关灯
,在许应嘴里不香了。

    他慢慢把口中的食物咽下去。

    “唐恣嘉。

    ” “你说。

    ” “今天去的也是以前你们去过的地方吗?” “不是‘你们’,是我们。

    ”唐恣嘉温柔地看他。

     但许应回视。

    他心里还是有点虚,但这是原则性的问题他必须要尽早摊出来,不能懦弱。

    “你听我说。

    可能在你心里有跟‘我’四年的感情,但对我来说,你是刚刚才认识一天的人。

    我没有你的那套记忆,我不是你原装的那个‘许应’。

    ” 唐恣嘉的心往下沉。

     许应不敢看他,只低头看旁边的柏油地面。

    “你知道忒修斯之船吧。

    一块一块换掉组成船的木板,直到整条船的原料都被替换掉的时候,它还是原本那条船吗?没有那些共同记忆的我,对你来说还是‘我’吗?你要想好。

    ” “是你。

    ”唐恣嘉毫不犹豫。

    他爱的人就是许应,对他来说没有哪一个之分。

     许应不想做任何人的替身,包括某种意义上的他自己。

    “如果你不想去随家仓,你决定接受当下的现实,你要知道,现在的这个我,就是当下现实的一部分。

    也许你就是开了挂……你带给我那个‘我’喜欢的事物,我也喜欢。

    但是,我不想被你在我身上找谁的影子。

    ”许应终于说出来了,“你能尊重现在你面前的这个我吗?” 等了对方半分钟都没答话,许应的心里越来越虚,头垂得越来越低。

    正尴尬地犹豫要开口自降身价,唐恣嘉突然抱住他。

     “许应,谢谢你。

    ” 啊?这是什么,没头没脑的。

     “谢谢你愿意对我提要求。

    ”唐恣嘉现在才知道,不对自己迁就的许应是什么样子。

    我以前是对他太强势了吗,让他也许有过不同的想法,都不愿告诉我?不了解他出身经历的许应,没有以往的体贴柔情,却另有一份主见的光芒。

    “你说的这些都是应该的。

    我说要重新追你,就是重新追。

    我不会再提以前了。

    每天的你都比前一天更好。

    ” 许应的脸涨红。

    “……也不用啦。

    昨天都答应你了……”本来就黄昏恋了,还走什么流程啊!抓紧谈恋爱啦! 自从通了高铁,长三角的交通便利性大大提升,生活圈随之拓展。

    《外滩画报》刊了一篇报道,采访那些在上海工作、在苏州买房、高铁通勤的年轻人。

    翻过去一面,是大幅彩照和跨页的访谈,一个和许应同龄的女孩在上海做派对策划的精彩生活。

    许应不自觉地叹了口气:我怎么灰扑扑的。

     早在读高中时候,看着楼下路过的初中部那些只比自己小几岁的孩子,他就意识到一件事:八五后和九零后在成长环境、个性心态上的不同。

    许应家也算小康,但他多少还经历过父母发家阶段的窘迫;而像莫佳怡这样“长在蜜罐里”的九零年生人,不仅在精神面貌上、甚至肤色都比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