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关灯
十三 则。

    其“小引”云:“余于七八年前,偶书词话数十则,今检旧稿,颇 有可采者。

    ”(据《二牖轩随录》原刊稿)此处明谓“七八年前”,以 1913年为准,六年前为1906年,八年前则为1905年。

    然则静安词话之 作,至迟应从“丙午(1906)四月”算起,以迄于戊申(1908)十月即 最初发表于《国粹学报》之时。

    写作地点主要当在北京。

     四、《词话》条目顶端加圈者,表示定稿时选用。

    此种加圈之条目 共有60则,均在刊于《国粹学报》上的64则(其中手稿63则)之内。

     其条目如下(依手稿次序): 1.2.3.4.5.6.7.8.9.10.11.12.14.18.19.2O.22.27.31.32.33. 35.36.37.39.41.42.43.45.47.49.53.54.58.61.63.64.74.76?77 ?78.79.80.81.100.101.105.106.107.108.109.111.115.117.118. 119.121.124.125.126。

     未加圈而入选者共3则,如下: 55.83.95。

    此三则即“诗中体制”条,“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 条、“陆放翁跋《花间集》”条。

     顶端加三角形(△)之条目共15则。

    此类条目表示其位置或重要性 稍次于加圈者。

    其条目如下(依手稿次序): 13.23.29.30.34.44.46.62.68.69.72.73.75.102.116。

     以上15则均在未刊手稿之内,无一瞩于删稿(指静安自己用笔涂去者)。

     五,在“补校”中,我发现,现在通行的《人间词话》条目中,确 实存在着编录者(赵万里、王幼安)自身的改笔(包括删削)。

    (此就 手稿中已被赵、王删去的14条材料之外而言)试举数例如次: 1.“纷吾既有此内美兮”条,“文学之事”被编录者改为“文字之 事”。

     2.“词家多以景寓情”条,“此等词古今曾不多见”句,“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