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关灯
小
中
大
“陈振孙《书录解题》”
补校:“振孙”,《新注》作“直斋”。
“公度元(原作‘公’,误)祐间人,宋史有传。
则北宋固有此书, 不过直斋未见耳” 补校:“有传”下,《新注》《重订》均校为:“北宋固有,则此 书不过直斋未见耳”。
又,“则”下原有“直斋虽未见此书,亦知”。
“凝非太白所作’云云。
” 讣校:“‘所作”云云”,《重订》误作:“所作云,非云”。
“今《尊前集》所载太白《清平乐》词有五首”。
补校:“词”,《新注》《重订》均缺。
“乃花庵所见之本略异欤” 补校:“异”,《重订》误作“疑”。
94“《提要》载《古今词话》六卷”条 “‘是编所述,上起于唐,下迄康熙中年’云云” 补校:“云云”,《新注》《重订》均缺。
“然维见明嘉靖前古本《笺注草堂诗余》”。
补校:“古本”,原作“黑口本”。
《重订》校用白口本”。
《新 注》校作“合口本”,后改“白口本”。
“题于吴江垂虹亭(明刻《类编草堂诗余》亦同)” 补校:‘阜”下原有:“林外何时人虽不可考,要为宋人之词”。
“则《古今词话》宋明时固有此书” 补校:明”,原因去,后恢复(加△号)。
《新注》《重订》均缺。
“岂雄窃此书而复益以近代事欤” 补校:1.“岂雄”原作“抑沈雄”。
“公度元(原作‘公’,误)祐间人,宋史有传。
则北宋固有此书, 不过直斋未见耳” 补校:“有传”下,《新注》《重订》均校为:“北宋固有,则此 书不过直斋未见耳”。
又,“则”下原有“直斋虽未见此书,亦知”。
“凝非太白所作’云云。
” 讣校:“‘所作”云云”,《重订》误作:“所作云,非云”。
“今《尊前集》所载太白《清平乐》词有五首”。
补校:“词”,《新注》《重订》均缺。
“乃花庵所见之本略异欤” 补校:“异”,《重订》误作“疑”。
94“《提要》载《古今词话》六卷”条 “‘是编所述,上起于唐,下迄康熙中年’云云” 补校:“云云”,《新注》《重订》均缺。
“然维见明嘉靖前古本《笺注草堂诗余》”。
补校:“古本”,原作“黑口本”。
《重订》校用白口本”。
《新 注》校作“合口本”,后改“白口本”。
“题于吴江垂虹亭(明刻《类编草堂诗余》亦同)” 补校:‘阜”下原有:“林外何时人虽不可考,要为宋人之词”。
“则《古今词话》宋明时固有此书” 补校:明”,原因去,后恢复(加△号)。
《新注》《重订》均缺。
“岂雄窃此书而复益以近代事欤” 补校:1.“岂雄”原作“抑沈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