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关灯
这时四个孩子排排站,都抬脸看着张抗抗。

     张抗抗瞧着他们,问一句:“对了,我要给你们妹妹取名字,你们把大名都报给我,我听听。

    ” 张抗抗本来想顺着前面四个孩子的名字起,可想了许久实在想不起这四个孩子的名字,只能来问他们。

     大福等四人愣一下,都你看我,我看你的。

     最后还是大福先起了个头。

     “我叫大福。

    ” “我叫二福。

    ” “三福。

    ” “娘,我是四福。

    ” 张抗抗愣一下,“这个我知道,我是问你们的名字,大名,就是张什么什么。

    懂吗?” 大福摇摇头,说:“没有大名,我们在学校就叫大福,二福。

    ” 张抗抗怀里抱一个,看着四个孩子,仔仔细细的想一想。

     大福,二福,三福,四福。

     然后看一下怀里的这个,岂不是要叫五福? 她上辈子一直集五福却总集不齐,怎么到了这七十年代,就突然集齐了呢? 张抗抗摇摇头,“不行,这算什么名字啊,大福二福的,在家里叫还可以,出了门,尤其是上了学再这么叫,就不好了,怎么着也得有个名字吧。

    我想想啊,得给你们每人起一个名字。

    ” 张抗抗说完,脑海中灵光一闪。

     她看向大福道:“你,从今天开始就叫爱国。

    张爱国。

    ” “你呢,二福,大名叫张和谐,对,和谐。

    ” “三福就叫敬业。

    张敬业。

    ” “四福你是富强。

    ” “至于这个最小的吧,就叫友善吧。

    ” 张抗抗一口气说完,得意的看着这五个孩子。

     “当然了,你们在家一样可以照旧,就是五福。

    不过对外说的时候,就要报大名了,听懂了吗?” 张抗抗看看五个孩子,除了最小的这个肯定没听懂,剩下那四个都明白了。

     这时二福抽了抽鼻子,突然叫起来,喊道:“什么味?你们闻到了吗?!” 第12章 蒋春梅半月前,从医院回来后的第二天就接到她娘家捎来的信儿,说她爹摔了一跤,把腿摔坏了,让她赶紧去伺候。

     其实在打渔张,只靠姓氏就能很简单的区分哪些人是外来户,那些人是打渔张本地的。

     因为打渔张本地人只有两大姓,一个就是本地最大姓,张姓,人数最多。

    还有就是一个朱姓。

     传闻打渔张原是一块荒地,一个姓张的渔夫带着一家老小逃难而来,路过打渔张后就不想再走了,便住了下来。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也为了时刻提醒自己的老祖宗本是打鱼出身,就以打渔张命了名。

     至于姓朱的,有说这打渔张的老婆姓朱,后来她娘家人也跟了过来,所以这打渔张里除了姓张的,就剩下了姓朱的。

    自此也就定下了,朱张两家不能结亲的规矩。

    所以,在这打渔张你问吧,但凡是外姓的,绝大多数都是女人,都是外面嫁进来的。

     蒋春梅就是外面嫁进来的。

     她撸一把袖子,在院子里的盆子里洗了一把手,就气冲冲的往屋里跑。

     一跑进去,蒋春梅对着里屋还在睡觉的宝根和宝华每人屁股上啪啪两下。

     蒋春梅打的用力,手掌都泛起了红。

    宝根和宝华还在睡觉,被他们娘生生打醒,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

     两人都捂着屁股看着蒋春梅喊:“你打我干啥!” “我打你干啥,打你干啥!我都喊了多少遍了,让你们起来起来,你们就是不听,还睡是不是,是不是?” 蒋春梅说着又要打,宝根宝华灵活的狠,从床上跳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