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关灯
小
中
大
每日只消上午一个时辰、下午一个时辰,其他时间随林晚嫣自行安排即可。
林晚嫣打听过新夫子的待遇,每年是四两银子,包吃包住,顺带还有年礼和节礼。
说实话,这个待遇算不上多么的好。
可旁的夫子如林晚嫣的外公那般,收学生教学,是要自己准备私塾和桌椅的。
若是家境不好、学问又足够,当然可以去县学亦或者其他书院。
那里的地位更高,环境也会更好。
然而很明显,不是每一个读书人都能如愿以偿。
林家村请来的这位新夫子,便是差了那么些许的。
不过只是教导林家村这么一群才刚识字的孩子们,新夫子肯定能够胜任,不在话下。
所以一开始林晚嫣的任务并不重,只需要确保新夫子在用心教,孩子们也都没有偷懒不听课,就行了。
至于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好。
林晚嫣向来不喜欢杞人忧天,也不作无谓的设想。
如此这般,日子渐渐过着,秋收顺利结束,老林家又喜得五十五两的银子。
到底是从秋收一开始就收到结束,不像夏收那会儿他们起初就只靠着林氏族人的收成寄望盈利,只有后续才收了部分其他村人的稻子。
只看夏收盈利和秋收盈利,这其中的差距显而易见。
足可见官家的招牌是何其的响亮,也实打实的好用。
最起码如今老林家的粮食,都不需要特意张罗和吆喝,就有不少新客人慕名而来了。
更不必提,还有不少的回头客。
这就导致了老林家的秋收比夏收还要更加的忙碌,赚的也更加的多。
家里有了银子,林老太太大手一挥,开建新屋子。
还是老计划,一房两间新屋子,五房一共十间。
如此一来,林氏族人们又都跟着忙碌了起来。
这一次,手头宽裕的林老太太不再吝啬,开始管饭了。
老林家收粮食的价钱和卖出去的价钱都是透明的,林氏族人稍稍算一算就知道,老林家肯定赚到银钱了。
不过老林家买碾
林晚嫣打听过新夫子的待遇,每年是四两银子,包吃包住,顺带还有年礼和节礼。
说实话,这个待遇算不上多么的好。
可旁的夫子如林晚嫣的外公那般,收学生教学,是要自己准备私塾和桌椅的。
若是家境不好、学问又足够,当然可以去县学亦或者其他书院。
那里的地位更高,环境也会更好。
然而很明显,不是每一个读书人都能如愿以偿。
林家村请来的这位新夫子,便是差了那么些许的。
不过只是教导林家村这么一群才刚识字的孩子们,新夫子肯定能够胜任,不在话下。
所以一开始林晚嫣的任务并不重,只需要确保新夫子在用心教,孩子们也都没有偷懒不听课,就行了。
至于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好。
林晚嫣向来不喜欢杞人忧天,也不作无谓的设想。
如此这般,日子渐渐过着,秋收顺利结束,老林家又喜得五十五两的银子。
到底是从秋收一开始就收到结束,不像夏收那会儿他们起初就只靠着林氏族人的收成寄望盈利,只有后续才收了部分其他村人的稻子。
只看夏收盈利和秋收盈利,这其中的差距显而易见。
足可见官家的招牌是何其的响亮,也实打实的好用。
最起码如今老林家的粮食,都不需要特意张罗和吆喝,就有不少新客人慕名而来了。
更不必提,还有不少的回头客。
这就导致了老林家的秋收比夏收还要更加的忙碌,赚的也更加的多。
家里有了银子,林老太太大手一挥,开建新屋子。
还是老计划,一房两间新屋子,五房一共十间。
如此一来,林氏族人们又都跟着忙碌了起来。
这一次,手头宽裕的林老太太不再吝啬,开始管饭了。
老林家收粮食的价钱和卖出去的价钱都是透明的,林氏族人稍稍算一算就知道,老林家肯定赚到银钱了。
不过老林家买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