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关灯
而在此时,以文侯赵行谦为首的官员又上前来,联名弹劾李绍,言其干涉朝事,觊觎皇位,恐有不轨之心。

     作证的是当年负责巡逻奉天阁的侍卫,称自己亲眼见到李绍的人将奏折带到奉天阁中请他批阅。

    李桓也同样不信,当朝龙威震怒,说文武百官都在挑唆他们兄弟关系。

     文侯为明不渝忠心,领众人于殿外长跪三日。

     理由除却弹劾私批奏折,又讲了李绍派刺客行凶一事,并非无理无据。

     刺杀一出,如果成,李绍就能顺理成章地登基为皇。

    如果败,但也已经闹出了动静来,武卫邑因失职而被治罪,自然好好泄了李绍被武卫邑取而代之的私愤。

     毕竟往常带兵护驾的人都是李绍,皇上这次有意提拔武卫邑,谁想头一遭就被下了这么大的绊子,众人难免猜测会是李绍的手笔。

     几番周折下来,李桓终于下令,暂卸雁南王一切职务,令其赋闲王府,非召不得出。

     若李绍当场愤然生事,也正合了赵行谦等人的意,偏他交权交得痛快,仿佛乐得这样逍遥,即刻领旨谢恩,马不停蹄地回王府禁闭去了。

     通风报信的是李慕仪的心腹,问她:“殿下怎么看?” 她只笑笑,“行尧长大了。

    ” 若还是个孩子,万万不会如此轻易地就教李绍吃这一遭哑巴亏,自己还能博得个恭亲尊长、信臣敬兄的好名声。

     他处理得很好,好到很像李绍。

     李慕仪甫一想完,又自嘲:怎能不像,他们本就是亲兄弟。

     * 李绍赋闲,闲到有消不尽的心思来折腾李慕仪。

    碍于皇令,他不得出府,只好日日教人送信到长公主府上,字里行间浪荡得与寻常世家子弟没甚分别,除了信以外,间或一只金燕子,新花样儿的纸鸢,抑或一些新奇的糕点,琳琅古玩…… 人不在长公主府上,影子却能从每个物件儿里钻出来。

     约莫三四天后,李绍派人传了话,“王爷请长公主到府上小叙。

    ” 李慕仪坐在凉亭中眺望着远处的水波,并不搭理,算作回绝。

     翌日,赵行谦以探病为由提出登门拜访,言说有要事相商,他的要事多半与李桓有关,李慕仪定好与他在倚朱楼见面。

     仪仗行至倚朱楼,已经清了场,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