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关灯
” 丫鬟立即上前接手,待姜氏漱好口,喝完茶,丫鬟又送来一碗燕窝粥。

     每每这个时辰,姜氏爱喝一碗燕窝粥养气凝神。

     许时薇看着那碗燕窝粥,心中发苦,恰恰瞥见谢云初步履从容迈进来,她如同看到救星,连忙迎过去,“二嫂,您可来了,我跟娘可念叨了你一天了,怎么样,身子可还好?” 谢云初不动声色对了许时薇一眼,笑吟吟弯了弯唇,“多谢弟妹挂念。

    ” 前世她与许时薇关系最好,许时薇长相甜美,性子乖巧,谢云初处处关照她,哪里想到谢云秀即将续弦的消息传出去后,她是第一个朝谢云秀示好的呢。

     果然,人不可貌相。

     谢云初先是上前优雅地朝婆婆行了个礼,旋即接过丫鬟手里的瓷盅,轻轻搅拌,搁一点在手背试了试温度, 许时薇在一旁瞧见了,关切道,“嫂嫂慢些,别烫到了娘。

    ” 等谢云初调好了温,又担忧问,“能喝了吧?” 事儿是谢云初在做,听起来都以为她在效力。

     谢云初舀起一勺,朝姜氏递了过去。

     今日清晨,林嬷嬷给姜氏告假,说是谢云初身子不适,不能晨昏定省。

     姜氏一听脸色就变了,她被谢云初伺候惯了,一时半刻都离不得,老三媳妇最是掐尖要强,一心想夺谢云初的中馈权,趁着谢云初不在,便见缝插针去了议事厅,到现在还没回来。

     她只能叫幺媳妇伺候。

     幺媳妇是个笨的,烫了她几回,平日嘴甜人甜,真叫她干活没几两本事。

     有了旁人做对比,眼下看到谢云初,姜氏气顺了,自然而然就张开嘴,享受着谢云初的侍奉。

     恰在那勺燕窝粥要送入嘴边时,谢云初不可控地抖了一下手臂,别过脸轻轻咳了一声。

     姜氏眉心皱起。

     谢云初连忙退了一步,惭愧道,“昨夜着了些风寒,怕是还没大好,请婆婆恕罪。

    ” 以前她亲昵地唤一声“娘”,如今改成“婆婆”。

     姜氏还没发觉这些细微的变化,她也并不是非要人喂,更何况还有贴身伺候的丫鬟嬷嬷,只是自己多年媳妇熬成婆,便想耍耍威风,享受被人伺候的滋味。

     谢云初掩了掩嘴,打算继续往前,这时许时薇如往常那般客气道,“要不还是我来吧,总看到嫂嫂伺候娘,也该我学学。

    ” 这种客套话,谢云初耳朵快听出茧子。

     前世许时薇也是这般,每每她要伺候婆婆起居时,许时薇便在一旁看着,手脚虽慢,嘴巴却快得紧,时不时说一句, “嫂嫂今日备了什么粥,我觉得这里头得加一味人参才好。

    ” “哎呀,还是嫂嫂能干,将娘伺候得光彩照人,我佩服嫂嫂。

    ” 一句话拍了婆婆马屁,又奉承了谢云初。

     说话的时候满脸痴气,人乖嘴甜,实在难以让人防备。

     今日许时薇这么一说,谢云初立即转身,从善如流地将粥碗搁在她手上,明眸善睐, “我身子不大好,这两日便辛苦弟妹伺候婆婆。

    ” 许时薇呆了呆。

     姜氏看了一眼谢云初,方才谢云初已做了示范,若是许时薇还学不好,那就是蠢。

     许时薇撞上婆婆投来的审视眼神,硬着头皮接过瓷盅。

     许时薇伺候的时候,谢云初便在一旁指点, “无论是茶水或粥食,皆要在虎口位置试一试,茶要五分凉,粥要六分温…万不可烫到婆婆。

    ” “对了,晨起的粥食里必须加一味人参,一日的精神气便足了。

    ” “瞧瞧,今日我不在,婆母容光照人,可见四弟妹比我更讨婆母欢心…”谢云初嗓音珠圆玉润,十分好听。

     听在许时薇耳郭里却十分熟悉。

     谢云初说完又咳了几声。

     姜氏先是被那句“容光照人”给奉承地浑身通泰,又见谢云初咳嗽不断,担心她把病气过到自己身上,嫌弃地摆摆手, “回去歇着吧,没好全前不要过来了。

    ” 谢云初等得就是这句话,雍容施礼, “那媳妇告退,婆婆喜欢海棠,媳妇这就去院子里折几支海棠,遣人送来。

    ” 许时薇眨了眨眼,这不是她常干的活吗? 谢云初打宁和堂后面的抱厦出了上房,自前世缠绵病榻,谢云初便不曾出院子,她脚步有些迫不及待,过穿堂,踏上一处平折的石桥,迎面暖风扑来,她深深吸了一口,气流顺着喉咙灌入五脏六腑,将那一股郁结许久的浊气给排空。

     前世的她,活成了旁人眼里端庄贤淑的妻子,贤惠孝顺的媳妇,可亲可敬的嫂嫂,全京城人人艳羡的牌坊。

     唯独没有活出自己。

     这一世,她要换个活法。

     谢云初带着丫鬟采了一篮子花回去,吩咐春祺寻来两只天青色的梅瓶,准备插花。

     王书淮循着旧例,来春景堂用晚膳,刚踏上廊庑,就瞥见平日安静的明间,聚着一群莺莺燕燕。

    他皱了皱眉,他从不喜喧闹,谢氏也一贯体贴,何以今日院子里乱糟糟的。

     定睛瞧去,最瞩目的要属当中那位穿海棠红裙的姑娘,她个子高挑纤细,唇红齿白,髻上插着百鸟朝凤牡丹镶宝石金钗,发梢还别着一朵粉嫩的海棠,如同蹁跹的粉蝶愉快地穿梭在花枝中。

     这精神气,可不像是身子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