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关灯
言呢,他自然也有那种想法努力也是这样,不如不干了吧。

     可是,他眼前有一轮皎皎明月。

     1981年的下半年,在他最痛苦的半年里,许如意带着燎原机床厂出击日本国际机床展,愣是带回了两千多万美元的外汇{注1}。

     燎原厂从无到有这才几年,许如意一步步前行,从未停止过努力。

     他怎么能放弃?他怎么能言败? 可以这么说,是许如意肯定了他的想法,是许如意给了他不服输的动力,是许如意支撑着他过了这半年。

    也许许如意永远都不会知道,但谢璋觉得,即便是偷偷喜欢,也做个能够配得上她的人。

     1982年7月,爱华电视机厂第一台12寸黑白电视下线。

     这时候,大部分的电视厂家已经在生产14寸和16寸黑白电视了,12寸实在是太小了,他们认为市场不大。

    但谢璋始终记得许如意在春交会华苑宾馆的讲课,她说要找到自己的优点,要去学会突出优势,而不是跟随大众。

     谢璋的想法是,农村乡镇也是有电视需求的,只是他们一是没这么多钱,二是对维修有顾虑。

     所以,谢璋将价格下调,别人家14寸的卖600左右,12寸的卖450块,而他们的价格则定在了380块钱。

    别看就少了70块钱,一是下了400块的红线,没一家电视机厂有这个价钱,另外他们还跟各省市的维修厂联系,有了个合作,但凡是购买的爱华牌电视机有问题,三年内都可以去那边免费维修。

     这两个举措,一下子让他们在乡镇彻底卖疯了。

     到了年底,投资全部收回不说,还挣了不少钱,转了年头到了三月份,经历了过年的高峰期,谢璋手中居然又有了六百万的资金,而现在,他可不是刚开厂的时候那种一无所有了,他有一条生产线,他的工厂每天都在盈利,更何况,肃南市机械局的干部对他们厂非常支持,贷款政策也很宽松。

     所以,在1983年5月,谢璋终于又提起了购买彩电生产线的想法。

     他的目光还是看向了海外的二手市场,当然,日本的最好,这并不是他对日本有好感,实在是他们的设备对比欧美本来就便宜,外加离得近海运费便宜,性价比比较高。

     陈港生对此也很赞同,不过,这次他们就没这么幸运了,毕竟像是上次那种价格合适,虽然老但保养良好的生产线,是可遇不可求的。

     陈港生说:“反正我们也不急,先卖黑白的吧,碰到合适的再说。

    现在国内对彩电的需求也不算太大。

    ” 事儿是这回事儿,可是谢璋望向天空,这会儿已经是夜里了,他加班陈港生也加班,两个人顺便打了个电话,他能从窗外看到皎皎明月,他真想早点实现那个愿望啊。

     只是没想到,人生总有转折。

     5月底的时候,化工厂的郝主任突然给谢璋打电话谢璋即便现在开了电视机厂,原先的业务也没放下,专门成立了个货物公司,让助理王利单 挑了,如今盈利很是不错,当然,这个公司就是他的全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