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关灯
顿了顿,说也罢,“这件事,宋大人到底功不可没。

    太子下鄞州赈灾,本宫只打算拿太子的名声做文章,还是宋大人手段果决,想到趁势直取太子性命,一劳永逸......虽然最后棋差一着,未尽全功,但局面也不算太坏。

    宋大人好计谋,眼下呢,有什么高见?” 宋希仁轻吁一口气,“贵妃娘娘比臣更了解陛下的心意,陛下不愿承认太子殒命,再相像的尸首抬到陛下眼前,也是无用功。

    ” “臣以为,眼下娘娘的重心应当放在二殿下身上,太子在殿下这个年纪时,早已入朝议政,能够独挡一面了。

    现如今二殿下是陛下唯一的子嗣,娘娘应当尽快将他推到人前,让朝臣看到殿下的能力、习惯殿下的存在。

    时间会抚平陛下心中郁结,届时,便是二殿下与娘娘上位的时候。

    ” 一席话说到了贵妃心坎儿里,她何尝不想尽快让二皇子崭露头角,可事关国本,她再得圣恩,枕边风的力量也有限。

     贵妃怅然说:“本宫昨日向陛下进言,将北衙两万禁军交给忱儿掌管,陛下没有答应。

    ” 京城禁军分属南北衙,皆为精锐,不过北衙人数较少,只负责守卫皇城宫禁,京城其余城防一概不插手,权责有限,所以交由皇子统领,并不算出格。

     “只是北衙,只是让忱儿挂个名号,并不真叫他领兵,陛下也不肯答应。

    朝中那些世族出身的老臣,还是瞧本宫不顺眼,因为本宫的父亲从前是东都城楼上站班的戍卫,同他们不是一路人。

    ”孙贵妃语带讥嘲,悠悠道,“明面上奉承本宫,实际满心不甘愿,本宫这样的人成为太后,受他们叩拜,好像能要了他们的命。

    ” 宋希仁说:“臣还是那句话,光阴是最有力的武器,总有一日会抚平陛下心中郁结,也会让朝臣接受现实。

    ” 孙贵妃扫了眼屏风,宋希仁跪在那里,腰身低伏,但她知道,那副谦卑皮相下的傲气,不见得比那些自视甚高的老臣少。

     唇角微微牵动,心道自己有时候宁可同宋希仁打交道,何尝不是因为本质上,他们才是一路人。

     “本宫有耐心,却也要争朝夕。

    ”孙贵妃话锋一转,“右仆射辅佐三朝帝王,门生遍布朝野,如今虽致仕,说话仍有些分量,若得右仆射的支持,忱儿入朝的路会好走许多。

    ” 这就是早前的计划,选中右仆射作为突破口,因为宋希仁与周家有旧。

     “右仆射那一双儿女,本宫拉拢大的,宋大人拉拢小的这桩重任,宋大人没忘吧?”孙贵妃含了丝笑意,“睿王妃那里,宋大人可不能前功尽弃。

    王妃新寡,正需要人排解愁苦,宋大人一颗七窍玲珑心,拿捏一个年轻女郎,必不在话下。

    ” 这样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