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里已经蒸汽腾腾,急忙道:“阿武,不是叫你躺着休息吗?赶紧回屋去,我来。

    ” 能武抬头冲她一笑:“嫂子,我已经好了。

    你歇下,等下就好吃饭了。

    ”一张脸上满是稚气,因为瘦削,衬得眼睛极大。

    或许因为看不见的缘故,目光里反而丝毫没有染上生活困顿的愁苦之色,极其清澈。

    只可惜,这样漂亮的一双眼睛,竟然会看不见东西。

     林娇嘿嘿干笑了下,狗腿地提鱼到他面前,讨好道:“阿武,你不是病了吗?嫂子洗衣服的时候,又去给你抓了三条鱼。

    三条肥鱼啊,活蹦乱跳的,你都不知道我费了多大的劲。

    你等着啊,我给你烧鱼汤补补身子。

    ”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章中间加了一段。

     ☆、第三章 能武伸出手,摸了下面前的鱼串,露出门牙笑了起来:“嫂子,是桃花鱼吗?这鱼很鬼的不好抓,怪不得嫂子去了这么久才回,我刚才都想过去找你了。

    ” “嫂子你不懂水性,以后不要给我抓鱼了,我真的好了。

    ” 他最后又补了一句。

     林娇有些心虚地放下鱼,本来是想顺便打听下那人的来历,能武应该认识,想了下,还是没问,只是伸手摸了下他的额头,感觉果然凉了下去。

     穿越到这里,她醒来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孩子。

    当时他正趴自己边上,哭得伤心欲绝。

    老实说,刚开始她对这孩子并没多大感觉,满脑子都还停留在自己的各种情绪之中。

    处了几日下来,知道了他失明的缘由,又觉到这孩子虽沉默寡言,但对自己,或者说对春娇这个嫂子很是依恋。

    刚开始的几天,仿佛怕她再寻短见,她走一步路都定要扯着她衣袖跟着。

    眼睛虽看不见,寻常的一些家务活,比如煮饭、烧火,只要林娇不把用过的器具乱放,他竟都做得有模有样,比林娇还要好上几分。

    林娇自己从前本就有个弟弟,接受现状后,她心中怜惜这孩子的乖巧,也就把他当自己弟弟看待。

     能武昨半夜突然发高烧,林娇用凉水擦他身子不见降温,只好去拍石寡妇的门求助。

    村里连个土郎中也没有,娃娃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是村民自己到山中捋一把兔耳草煎了喝,这么多年,也没见吃死过人。

    石寡妇因为儿子自小体弱,家中储藏草药。

    如今石青山大了,自然用不着,只这习惯多年来仍未改。

    听林娇一说,抓了一大把就递过去。

    林娇回来煎了给能武喝下,早上又喝了一遍。

    现在探了下,见他果真退烧了,这才放心下来。

    到灶台前揭开锅盖,一阵热雾中,见是半锅掺了红薯的稀粥,蒸笼上放几个黄黄的玉米面馒头,其中一个表皮上还沾了个黑指印,想必是能武拿火钳烧火时手上沾了灰,看不见又抹到了馒头上的。

     林娇笑了下,剥去沾灰的一层面皮,然后盖上了锅盖。

     杨家有三亩傍着龙顺河的水田,算占尽地利,过去老杨还在时,在桃花村也算得上是个中户。

    只是自打家中的两个顶梁柱男人先后没了,这两年丁氏又卧病不起,一番折腾下来,早败落下去。

    今春地里还没开耕,林娇早翻过家里的所有存粮:三袋连壳谷、半袋玉米面、半筐红薯,外加两百文不到的铜钱。

    按照现在一斗米折钱一百文的物价,她和能武两人就算勒紧肚皮,也不知道能不能撑不到几个月后的收成时,而且中间再不能有什么头疼脑热的意外,更要仰仗老天爷的风调雨顺。

     凡事都要往好的一面想。

    林娇是个乐观的人,安慰了自己几句,见那几条鱼已经奄奄一息,赶紧拾掇着烧了鱼汤。

    大约是鱼肉本身确实够鲜美,就她那手艺,出来的汤尝起来味道居然还不错。

     水缸里的水已经只剩个底儿了,林娇吃过了饭,拿扁担挑了两只木桶去挑水。

    汲水的地就在之前她洗衣服的桃花溪上游,家中没打井的村人,都是到那汲水的。

     林娇晃晃荡荡地到了地方,弯腰把桶按进水里。

    木桶本就有些分量,再加上满水,从这里一路挑回家,尽管路不算长,但绝不是件轻松事。

    也不知道以前的春娇怎样,反正林娇第一次挑水时,因为躲懒不想来回几趟,把水汲满了,结果在半路上倒了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