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远远风(19)

关灯
次日腊月二十五,孙施惠睡到个日上三竿。

     快吃中午饭了,保姆齐阿姨都没敢过来他院子喊他。

     孙施惠的个人行李趁着小年打扫掸尘前全搬回来了,一应归置他还没全部到位。

     他的那些物件向来不肯外人随便碰,都是他用什么拿什么出来。

     昨晚散席一应打扫善后都是罗师傅他们团队完成的。

    施惠谈好的价钱,份外孙开祥还叫津明打赏到位每一个人的红包,算作辛劳也是新年问候。

     孙津明昨晚帮顾到很晚,最后那一脚油门,施惠还贸然出去了。

    他帮着送主桌上的那几位时,打哈哈道:施惠喝醉了,这二十几桌上下来,已经头尾倒旋了。

     常联络的几位主,都晓得这小孙的酒量,喊着不能够罢。

    冯家的起头,说施惠不是这种没分寸不担待的人,别是有什么事溜了吧。

     冯家也算是和孙开祥一起打拼出来的,老伙计老主顾,算到施惠这一辈,也是板板正正的三代交好。

    只是到了他们这一平辈,都是毛小子。

    冯家时常玩笑,这想亲上加亲也不能够啊。

     于是冯家老大家的就给施惠说了几门亲,都是大儿媳娘家那头的,姑表两头带上堂兄弟家的。

     一应全被施惠和琅华打回头了。

    施惠还好些,油盐不进顶多不表态的体面。

    琅华在她的闺蜜圈里,把冯家介绍的几个全数落了个遍。

    笑话冯家老大那头,真这么眼红我们施惠我们孙家,现在抓紧养个女儿,也不是来不及的,他们家老头后来找的老婆小了十七岁呢。

     琅华这个呱呱鸟算是把冯家也得罪了。

    于是,散席那档口,冯家可不紧着机会找找孙家的错处。

     孙津明好颜色好脾气地,总算把刺头客人都打发走了。

    天太晚,他又陪着二叔喝了点茶,孙开祥照应他别走了,就歇在这里。

     这是前话。

    一夜安生,施惠什么时候回来的,家里都不晓得。

     他起来,到爷爷院子明间里找东西吃的时候,孙津明陪着孙开祥吃中午饭。

    原先,小时候,一家都在前院敞间里吃饭的。

    因着孙开祥的病,如今一应三顿全在老爷子院子里摆。

     孙施惠饿得五脏庙都要翻了,才坐下,就要齐阿姨给他盛饭。

     孙津明好整以暇地笑,也是提醒,“你的菜给你留着呢,你吃爷爷这些,会嫌淡的。

    ” 桌上烧了份上海青烩河蚌。

    河蚌算是发物,孙施惠夹一块吃,过问的口吻,“这些爷爷能吃?” 不等孙津明开口,老爷子自己回孙儿了,“就是馋这口,才让他们烧着尝尝的。

    ” 好吃的烩河蚌,要烧得辣和和的,汤汁炖得起粘。

    再起个锅,热油炒一把上海青,最后把炖烂的河蚌烩进去,起锅的时候多撒点胡椒粉。

     孙施惠吃在嘴里,这菜淡的一点味也没有了。

    即便是馋,也馋不到原先的味道。

     爷爷每天的食谱都要医生和看护过目过的,今天这样的菜,施惠客观也严肃,“今后还是别吃了。

    ” 一旁的津明也不敢说话,毕竟是他们爷孙自己的家事。

    孙开祥倒没什么,反而展颜,即刻叫保姆撤走,“是的了,不按原先的手艺烧,就是尝也尝不出初衷惦念的味道了。

    ” 孙开祥一向这么教诲施惠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宁缺毋滥。

     齐阿姨把老爷子的这道菜端走了,又给施惠把中午饭热了端过来。

     孙施惠吃饭,尤其家中,一向从头到尾寂然色。

    他小时候刚过来那阵,吃饭甚至吧唧嘴,或者把饭含在嘴里,被孙开祥教训打手心了几个月。

     时间久了,他学会听话了。

    饭桌上,从来不问不答。

    再大些,出去上学了,放假回来,孙开祥饭桌上说些什么,他也是把饭碗放下来,由爷爷问完,他再动筷子。

     今天头一遭,他在桌上夸了齐阿姨的南瓜汤很投口,喝完一碗,再要一碗。

     齐阿姨比中了彩票还要开心,说施惠肯定是昨晚喝酒喝难受了。

     “嗯。

    ”有人眉眼生笑。

     孙开祥趁着施惠面上宽泛,问他,“散席后去了汪家?” 孙施惠干脆把汤匙拿开,端着碗喝南瓜汤,一边喝一边应,“是。

    ” 喝完两碗甜汤,他当着厅里津明和齐阿姨的面,很难得的,喊孙开祥,“爷爷,”。

     要知道,即便少不更事的孙施惠,也鲜少张口真正意义上地喊孙开祥的。

    唯独对外办事、应酬的时候,爷孙俩向来上慈下孝,整一个佳话般。

     “我想单独找您谈点事。

    ” * 即便书房紧闭,爷孙俩对面而坐了,孙施惠依旧没提那份婚生子继承遗嘱的事。

     他只说,他想娶汪盐。

     孙开祥听在耳里,仿佛结婚和娶不是一个意义。

     “你说的娶,是真正意义上的结婚生子了?施惠,你要知道,没有婚生子出生,你一辈子拿不到那笔钱。

    ” 孙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