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生当封侯,死当庙食

关灯
,和他如此工作积劳成疾有关。

     “如果把纸发明出来,不知道会不会给我赐爵。

    ” 赵佗心里嘀咕着,但他现在也只是想想。

     造纸岂是件容易事? 他虽知道大体的方法,但毕竟是纸上谈兵,还需大量的试验,更需要很多人手和时间才能弄出来。

     就在赵佗心中各种乱想的时候,秦王已放下手中简牍,珠旈后的双眸静静的看着赵佗。

     “拜见大王。

    ” 赵佗恭敬行礼,跪坐在一旁。

     秦王直入主题:“李斯说你想去从军。

    ” 赵佗连忙点头:“唯。

    臣虽年少,但亦有几分气力,愿意投效沙场,为大王一统天下的大业奋战。

    ” 秦王对此不置可否,他淡淡说道:“不想入学室学法么?” 赵佗一惊。

     学室。

     是秦国除了军功之外的另一条入仕途径。

     秦以法治天下,自然需要大量法律专业的人才,所以便诞生了学室这一东西。

     入学室者被称作“弟子”,可以享受一定的特权,比如免除徭役兵役。

     学室弟子师从于吏,除了学习书写姓名和认识名物之外,最主要的学习任务就是明习法令。

     他们要把法律文书背的滚瓜烂熟,并且灵活使用,在经过一番考察和实习后,若是合格,便能被任命为官吏,直接进入仕途。

     可以说,学室这条路和后世的科举有相通之处,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当官为吏,无性命之忧,不需要像获取军功爵一般在战场上与人搏杀。

     而且,学室这东西不是一般人想进就进的。

     《秦律·内史杂》有言:“非史子殹(也),毋敢学学室,犯令者有罪。

    ” 不是“史”的儿子,不准去学室学习,违反者属于犯罪! 秦王让没有资格入学室的赵佗,进入学室,本就是一种恩宠。

     但赵佗只是略微思索,便否定了这个想法。

     他咬牙道:“大王好意臣已心领。

    但臣不愿埋首学室中,甘愿入卒伍拼杀,搏取军功。

    ” 秦王嘴角勾起一抹弧度,他略带戏谑的说道:“所以,你想上战场。

    并非是为了什么统一大业,而是想要立功拜爵。

    ” 秦王看穿自己,赵佗亦丝毫不怯。

     他昂首道:“大丈夫居世,生当封侯,死当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