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投稿

关灯
是写了个短篇,并没有耗费多大力气。

     因此,席余烬在这片宇宙的第一个短篇,就是反思式心灵鸡汤小故事。

     席余烬想了想,输入第一个短篇的标题: 《一位游民老人的自述:几经磨难才明白,人生最好的活法不过这两个字》。

     “我们人生中总有很多突发奇想的计划,一想到就热血沸腾,坐也坐不住,恨不得马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然而大脑冷静下来后,我们便开始思考计划的细节,总觉得哪里有缺漏。

    于是接下来一天我们都在细化计划的细端末节,大脑中好像有个声音告诉自己:‘不做出完美的计划,结局就不会变好’。

    再过几天,等我们想得七七八八了,当初的热血也差不多凉了,这个计划也没做下去的意义。

     其实,再完美的计划都比不过两个字:‘开始’。

     在我的母星蓝星有个搬山人,叫做愚公。

    有人问他,山这么大,你什么时候才能搬完?他回答,只要开始搬第一块石头,就能搬第二块石头,然后是第三块、第四块……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总有搬完的一天!” …… 席余烬打字打得很慢,时不时停下来休息一下。

    他确定,自己写文章是真的消耗精神力。

    幸好他现在只是写个短篇。

     用自己的语言写好草稿,席余烬开始一字一句地翻译成游民语。

    游民语是多种族语言融合的产物,不大讲究语法语序,但还有很多专有名词要用拆词法做注解。

    因此席余烬的文章看起来由密密麻麻的长单词组成。

    席余烬越翻译越心虚,总担心自己翻译后,这篇文章在别人眼里就是个狗屁不通的随笔。

     语言不通真是一大困难,要是他有个翻译助手就好了。

     席余烬不放心,趁着脑袋里还挺多灵感,多写了一篇短篇。

    这篇的标题为: 《游民的顶级自律:能耐寂寞,能抗困难,能压狂妄》 “宇宙如此广大,与其羡慕那些佼佼者,不如经营自己的实力。

    做好这三个自律目标,你就不会被生活打败。

     遥远的蓝星有个诗人叫做李白。

    他的诗句名垂千史。

    然而在他小时候,不过是个顽皮不想学习的小孩罢了。

     一天,他沿着小河闲逛,看见一位老妇正在磨铁棒。

    李白问老妇此举有何用意,老妇便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大受震撼,学习的寂寞难道比磨针的寂寞还要多吗?因此他痛改前非,从此乖乖学习。

    ” …… 这篇席余烬写得满意多了!游民语好像成了他的第二门母语,遣词造句都十分自然。

     翻译完一遍后,席余烬又精修一遍,不会用的单词就不要生硬地放进去,简单的单词或许能让读者读得更流畅。

     他没有注意到,当他完成这一篇后,一股精神力如同涓涓细流灌入他的大脑里。

    若是有别的小说家看见,大概会大惊:这是宇宙的馈赠! 小说家写文章也会耗费精神力,如果写得不错,会在成稿那瞬间直接获得精神反哺。

    这个精神力似乎是直接从宇宙中诞生的,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