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关灯
“可有伤到哪里?”乔楚苑问道。

     “没有。

    昭王没有为难我,是我性子倔,设计出逃……才有昭王侍卫对我拔剑。

    世子来得及时。

    ”乔楚芯忐忑答道。

     “那便好。

    ” 乔楚苑不再发问,她关心的只有妹妹的安危而已。

     乔楚芯默了默,主动问道: “阿姐知道多少?” 她叹了口气。

    “是禹王殿下吗?” 乔楚芯抿了抿唇,轻声说:“是。

    ” “大业开国以来,渤海王司空氏便是我朝第一世家,世代执掌渤海军权。

    软软,须知让将臣掌兵权的首要条件便是有敌人威胁到我朝国土。

    若无外敌,帝王何须把虎符授予他人?年关前我在外耳闻高句丽有战败的迹象,想着若是谣言属实,怕是立储一事不日便要提上日程。

    渤海王府奉上扩充疆域为禹王立储的垫脚石,已然在禹王身上倾尽所有筹码。

    ” 历代帝王皆忌惮渤海王府。

    到了敬德帝这一代,司空氏女入主中宫,身为外戚,司空氏的权势隐隐攀上巅峰。

    然这却不是什么值得欣喜的事。

     若禹王不上位,下一代帝王必然容不下渤海王府。

    故而司空氏为了禹王倾尽所有,禹王代表着司空氏的利益。

     “司空氏有意把司空灵韵嫁给禹王。

    软软,你可知道为何我安宁侯府与镇国公府从不与渤海王府往来?” 开国以后,君主对爵位看得极紧,甚是吝啬于封侯拜相。

    若在七姓之中论亲疏,其实安宁侯,镇国公与仁安侯理应与渤海王府站在一道,然而事实上仅剩的四家开国勋贵只有安宁侯与镇国公相互通婚。

    仁安侯以医德封爵,早几代的家主骤然辞去太医院首的官职,带着全家老小退回青州祖籍地,从此守着三亩土地度日,如今只空余留一个爵位,早已淡出京城权贵圈子多年。

     渤海王府从来不与七姓结亲,除非帝王赐婚,多是与渤海当地贵族联姻。

     “盛极必衰。

    ”乔楚芯轻声答道。

    “远水救不了近火。

    ” 镇国公与安宁侯皆在京城里,帝王的眼皮子底下。

    是讨好远在渤海的司空氏还是讨好眼前的帝王,根本无需作想。

    这也从侧面验证了渤海王府的厉害之处。

    孤军奋战仍然让九代帝王忌惮不已,辉煌了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