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关灯
月音被弘光帝送到宝川寺,除了宝川寺的住持了然内情以外,寺内外僧众无人知晓她的真实身份,只当她是在此带发修行的哪家贵女,因此,都以“居士”二字称呼她。

     一听到“告别”一词,萧月音以为静泓已发现了她替嫁和亲的端倪,正欲详问,又听这清隽沙弥补充道: “此番大公主和亲漠北,宝川寺也有几名僧侣随行,我也在其中。

    ” 真是赶巧,静泓恰为未来将要与她同行漠北之人。

     “和亲漠北……”萧月音垂下眼帘,努力端出惊讶的语气,“那可是大公主一辈子的事,静泓师弟,你们也将一去永别,不得返回故土邺城了?” “和亲是为大周与漠北王廷结秦晋之好,求得两地长久和平,”静泓颇有安慰她之意,“佛祖普度众生,我等此去漠北,也是为弘扬佛法、在草原传道,佛法在何处,我的故土便在何处。

    ” 静泓不愧为“静”字辈僧侣中最聪慧有悟性之人,即使知晓与他日后见面的机会不知凡几,萧月音仍旧忍不住叹道: “静泓师弟之悟,我再多修十年也未必能赶上,既如此,我便祝愿师弟此行顺利。

    只是日后,恐怕再也没有机会,如当年与师弟同赴临漳那般,为老弱贫衰们赠粥施药了。

    ” 说的是几年之前,临漳闹了饥荒,为彰显皇家恩德、为皇家广布霖泽,弘光帝曾命作为皇家寺庙的宝川寺派出僧侣前往临漳施粥赠药。

    萧月音本不在出行之列,可她实在想要亲自表达善心,便央了静泓,悄悄带她前去。

     也因着这次临漳之行,她与静泓便比其他“静”字辈僧侣多了几分亲近。

     一说起此事,静泓这才抬眸,那一向平静无波的深棕色眸子望向了她佯装惋惜的双目,又是一顿,方才回道: “居士心怀大善,日后多得是行善积慈的机会。

    只是,静泓无法再陪在居士身边,为居士排忧解难了。

    ” 临别赠言,难免多了几分恳切。

     萧月音与这个年纪长过自己几岁的“师弟”一向颇为投缘,多寒暄了几句,又顾着自己这般耽误太久难免“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