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关灯
小
中
大
甘泉扮了个鬼脸道:“我们又不是大肚婆生崽,还一天一只鸡。
” 甘父敲儿子一下说:“读书最耗心血。
你们几个后生仔女不在放假多进补,下学期可怎么挨得了辛苦。
” “老窦,我们这几个都不会杀鸡。
你和妈麻帮我们收拾好呗。
”甘露跟父母撒娇。
“行啊。
你老窦今天唔返工。
”甘母慈爱地看着女儿和儿子。
她满眼都是为有这样一对儿女的骄傲和无尽的疼爱。
“泉崽考完试……”做母亲的跟女儿说起儿子四处玩不着家,想给他补补身体也抓不到人的无奈。
甘泉却只和父亲歪缠:“老窦,一天一只吃不到假期终结。
” “屋企还有一笼。
你外婆今天去喂呢。
这些吃完再送来。
”甘父说话声音响亮,宋清辉在柜台里用胳膊肘碰下杨梓,用占了大便宜的喜悦口气说:“一天一只竹丝鸡。
咱们也可以跟着吃。
花旗参炖竹丝鸡,最适合这天进补了。
” 宋清辉是地道的广东人,他母亲身体羸弱,四季进补在他家里是尤为重要的一件事儿。
他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子,又是个读书成绩好、有希望读大学、前程可期的,是经常跟母亲一起吃小灶。
杨蓉则以无限缅怀的语气,在哥哥的点头中说:“我外婆活着时,我每年过来,都少不了要吃合时令的各种糖水和进补的汤水。
如今便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人家,搭乘顺风车借光了。
” 杨梓不悦:“你对外婆的怀念便只想到吃的?” “民以食为天。
我一天按着三顿饭地想外婆,可想少了?”杨蓉针尖对麦芒。
“哥,你有没有一天想三次外婆啊?” 杨梓很实在地摇头。
在学校上课忙起来时,自己三天都未必想起来外公外婆一次呢。
妹妹的话顿时令他心里涌起惭愧。
杨蓉见哥哥的愧疚脸色,才把今早起来的不高兴甩掉了。
她不高兴的原因是早起打开手机的第一条消息,便被告知今天下午便要去新东方开始补习英语。
“这还给不给人活了?”她跟在微信上嘟囔了几句,被杨梓一句话气得差点没跳起来。
“是不是爷爷和爸又给你钱了?你准备让我告诉他们你拿那钱交学费吗?” 杨蓉气得差点儿冲到对面去跟哥哥理论。
但她接着被哥哥发过来的小班补课费阻住了脚步。
一天的功夫,哥哥给自己的机票钱再加上补课费,就是小两万出去了。
她不是不知好歹的人。
于是在哥哥被自己挤兑得面带愧疚时,她又觉得过意不去了。
“哥,我从来没有一天照着吃三顿饭的遍数想起外公外婆。
我那么跟你说话是错的。
你别生气啊。
” 宋清辉讶异地看着杨蓉,他真没想到这样家境出来的女孩子,会没有骄奢、骄横的恶习,倒跟自己妹妹行事差不多——偶尔的小小不讲理,也不过是女孩子的撒娇,而不是不知进退的蛮不讲理。
他抬手碰一下杨梓,说:“你妹妹都跟你道歉了。
” “嗯。
我没生气。
我要跟她真生气,我早活不到今天了。
” “哥——”杨蓉不依。
杨梓笑笑,开口安抚妹妹说:“你俩先吃早饭,这会儿人少我自己能应付。
你要体贴我,就赶紧回来换我吃饭。
” 宋清辉不跟杨梓客气,他上午要做的工作着多呢。
他捡了两个叉烧包和两个核桃包放碟子里,又问杨蓉:“你吃什么?” 杨蓉想了想说:“我吃虾饺。
还想吃一个南瓜饼。
” 杨梓把锅里正煎着的南瓜饼翻了一个面说:“一会儿拿给你。
” 宋清辉又端了一笼虾饺,他把两碟子东西递给杨蓉,自己去装了两碗豆浆。
这豆浆是今早现磨的,闻着味道就比昨天的要好。
甘父吃完一个虾饺,喝了一口豆浆说:“虾饺嘅味道唔错。
”(虾饺的味道不错)但他跟着就带了几分明显的嫌弃道:“你哋几个后生仔女乱搞,呢啲个点心(这些个点心),该冲壶铁观音才戥称。
(该冲壶铁观音才对)” 甘露答父亲:“店里原来嘅春茶太糙。
杨梓寻日梗咗些好茶叶(昨天定了些好茶叶),要今天才能送到。
” 甘父点头,不再挑剔豆浆搭配早点的不适宜。
甘妈妈眼睛就不住地打量杨梓。
突然她压低声音说:“嗰个个靓仔模样很周至、唔错。
小小嘅年纪就做老细。
”(那个靓仔模样很周正、很不错。
小小的年纪就做老板) “这店系他阿公阿婆留俾佢嘅。
他阿妈系独女,系教授,让他理这家店。
”(这店是他外公外婆留给他的。
他妈妈是独女,是教授,让他处理这家店)甘露把最后一口豆浆喝完,对父母亲说:“我去做事了。
泉仔,你陪老窦妈麻慢慢食。
” 甘妈妈听完女儿的话,颇为遗憾地对丈夫叹息:“我睇嗰个后生仔嘅眼睛跟手我乖女转……”(我看那后生仔的眼睛跟着我乖女转)…… 甘泉立即说:“老母,你几时发现嘅?” “刚刚啊。
” “你几时知道嘅?(你什么时候知道的)”甘父严肃起来:“点解你昨晚唔话俾我?(为什么你昨晚不告诉我)” 夫妻俩一起说话,但关注点却完全不同。
甘泉眼睛在父母亲脸上扫了一圈后,成竹在胸地回答:
” 甘父敲儿子一下说:“读书最耗心血。
你们几个后生仔女不在放假多进补,下学期可怎么挨得了辛苦。
” “老窦,我们这几个都不会杀鸡。
你和妈麻帮我们收拾好呗。
”甘露跟父母撒娇。
“行啊。
你老窦今天唔返工。
”甘母慈爱地看着女儿和儿子。
她满眼都是为有这样一对儿女的骄傲和无尽的疼爱。
“泉崽考完试……”做母亲的跟女儿说起儿子四处玩不着家,想给他补补身体也抓不到人的无奈。
甘泉却只和父亲歪缠:“老窦,一天一只吃不到假期终结。
” “屋企还有一笼。
你外婆今天去喂呢。
这些吃完再送来。
”甘父说话声音响亮,宋清辉在柜台里用胳膊肘碰下杨梓,用占了大便宜的喜悦口气说:“一天一只竹丝鸡。
咱们也可以跟着吃。
花旗参炖竹丝鸡,最适合这天进补了。
” 宋清辉是地道的广东人,他母亲身体羸弱,四季进补在他家里是尤为重要的一件事儿。
他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子,又是个读书成绩好、有希望读大学、前程可期的,是经常跟母亲一起吃小灶。
杨蓉则以无限缅怀的语气,在哥哥的点头中说:“我外婆活着时,我每年过来,都少不了要吃合时令的各种糖水和进补的汤水。
如今便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人家,搭乘顺风车借光了。
” 杨梓不悦:“你对外婆的怀念便只想到吃的?” “民以食为天。
我一天按着三顿饭地想外婆,可想少了?”杨蓉针尖对麦芒。
“哥,你有没有一天想三次外婆啊?” 杨梓很实在地摇头。
在学校上课忙起来时,自己三天都未必想起来外公外婆一次呢。
妹妹的话顿时令他心里涌起惭愧。
杨蓉见哥哥的愧疚脸色,才把今早起来的不高兴甩掉了。
她不高兴的原因是早起打开手机的第一条消息,便被告知今天下午便要去新东方开始补习英语。
“这还给不给人活了?”她跟在微信上嘟囔了几句,被杨梓一句话气得差点没跳起来。
“是不是爷爷和爸又给你钱了?你准备让我告诉他们你拿那钱交学费吗?” 杨蓉气得差点儿冲到对面去跟哥哥理论。
但她接着被哥哥发过来的小班补课费阻住了脚步。
一天的功夫,哥哥给自己的机票钱再加上补课费,就是小两万出去了。
她不是不知好歹的人。
于是在哥哥被自己挤兑得面带愧疚时,她又觉得过意不去了。
“哥,我从来没有一天照着吃三顿饭的遍数想起外公外婆。
我那么跟你说话是错的。
你别生气啊。
” 宋清辉讶异地看着杨蓉,他真没想到这样家境出来的女孩子,会没有骄奢、骄横的恶习,倒跟自己妹妹行事差不多——偶尔的小小不讲理,也不过是女孩子的撒娇,而不是不知进退的蛮不讲理。
他抬手碰一下杨梓,说:“你妹妹都跟你道歉了。
” “嗯。
我没生气。
我要跟她真生气,我早活不到今天了。
” “哥——”杨蓉不依。
杨梓笑笑,开口安抚妹妹说:“你俩先吃早饭,这会儿人少我自己能应付。
你要体贴我,就赶紧回来换我吃饭。
” 宋清辉不跟杨梓客气,他上午要做的工作着多呢。
他捡了两个叉烧包和两个核桃包放碟子里,又问杨蓉:“你吃什么?” 杨蓉想了想说:“我吃虾饺。
还想吃一个南瓜饼。
” 杨梓把锅里正煎着的南瓜饼翻了一个面说:“一会儿拿给你。
” 宋清辉又端了一笼虾饺,他把两碟子东西递给杨蓉,自己去装了两碗豆浆。
这豆浆是今早现磨的,闻着味道就比昨天的要好。
甘父吃完一个虾饺,喝了一口豆浆说:“虾饺嘅味道唔错。
”(虾饺的味道不错)但他跟着就带了几分明显的嫌弃道:“你哋几个后生仔女乱搞,呢啲个点心(这些个点心),该冲壶铁观音才戥称。
(该冲壶铁观音才对)” 甘露答父亲:“店里原来嘅春茶太糙。
杨梓寻日梗咗些好茶叶(昨天定了些好茶叶),要今天才能送到。
” 甘父点头,不再挑剔豆浆搭配早点的不适宜。
甘妈妈眼睛就不住地打量杨梓。
突然她压低声音说:“嗰个个靓仔模样很周至、唔错。
小小嘅年纪就做老细。
”(那个靓仔模样很周正、很不错。
小小的年纪就做老板) “这店系他阿公阿婆留俾佢嘅。
他阿妈系独女,系教授,让他理这家店。
”(这店是他外公外婆留给他的。
他妈妈是独女,是教授,让他处理这家店)甘露把最后一口豆浆喝完,对父母亲说:“我去做事了。
泉仔,你陪老窦妈麻慢慢食。
” 甘妈妈听完女儿的话,颇为遗憾地对丈夫叹息:“我睇嗰个后生仔嘅眼睛跟手我乖女转……”(我看那后生仔的眼睛跟着我乖女转)…… 甘泉立即说:“老母,你几时发现嘅?” “刚刚啊。
” “你几时知道嘅?(你什么时候知道的)”甘父严肃起来:“点解你昨晚唔话俾我?(为什么你昨晚不告诉我)” 夫妻俩一起说话,但关注点却完全不同。
甘泉眼睛在父母亲脸上扫了一圈后,成竹在胸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