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关灯
宋舒敏抱着孩子在协和的儿科挂号后,上了二楼的儿科诊室,然后坐在外面的长椅等待。

    低头看着襁褓里瘦小的脸蛋,她不由地叹了一口气。

     宋舒敏的丈夫蒋维均几个月前接到调令,从广市军区调到了京市军区,由副团升为了正团。

     宋舒敏不想和蒋维均分居两地,正好她怀孕五个月了,胎相稳定。

    宋舒敏提前来到了京市的房子里待产,等着蒋维均完成交接后过来。

     宋舒敏的婆婆和亲妈都有工作,来京市之前,宋舒敏已经做好了没有亲人陪产的准备,她是个外科医生,承受能力强并不害怕,况且还有一个保姆陪着她。

     可最后宋舒敏难产了,生下的女儿也病怏怏的,随时有夭折的可能。

     宋舒敏的女儿已经快三个月了,她一出生就因为先天不足要一直待在军区医院的保温箱,医生告诉宋舒敏,孩子最好能在一个温暖湿润的南方城市生活。

     这段时间无疑是宋舒敏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宋舒敏不明白足月生的孩子为什么会先天不足,她婆家条件很好,知道她怀孕后,补贴了她一大堆票,宋舒敏从不亏着肚子里的孩子,每次产检医生都告诉她孩子情况很好。

     最近孩子的情况好些了,宋舒敏昨天下午给孩子办了出院手续,抱回着孩子回到了在京市临时的住所。

    今天一大早就抱着孩子来到了协和,毕竟协和医院的儿科是全京市最好的。

     宋舒敏抱着一点微弱的希望,期盼协和的医生能给她一个不一样的诊断结果。

    宋舒敏抱着孩子一路,保姆章阿姨让她歇歇,孩子由她抱着。

     家住荷花胡同的黄老太太的小孙子这几天一直咳嗽,喂了药也不见好,黄老太太今天就带孩子来最近的大医院看病了。

     长椅本来就不宽,已经坐了三个大人,就没有黄老太太的位置了。

    两个年轻点的同志一看到黄老太太,就起身让座。

     黄老太太道谢后坐到了女同志的位置上,黄老太太以为人家是夫妻,因为男同志抱着孩子,女同志没有。

    至于旁边一个打扮利索的老太太,跟她一样是抱着孩子来看病的。

     人家年轻同志好心给黄老太太一个让座,为人热情的黄老太太肯定要夸人家几句。

    她仔细看向男同志抱着的孩子,心道叹道,这孩子的骨相真好,长得跟爸不像,倒有几分像妈。

     黄老太太找到夸人的点了,于是她开口夸赞道:“这是闺女吧,跟妈长得特像,特别是嘴巴和眼睛,皮肤也特白。

    ” 黄老太太的话让在场的三人都尴尬,宋舒敏一边眼睛不由地看向穿着军装的男人抱着的孩子,一边解释道:“老太太,您误会……”。

     当看到了襁褓里的那张小脸,宋舒敏的话说不下去了,她心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