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天大福分

关灯
既在景阳侯府办,锦鱼就是怕大嫂刘氏太操心,特意派了茯苓提前去问过。

     茯苓回来说,景阳侯府什么都有,不用操心。

     茯苓做事如今越发周到,还特意把宾客名单抄了一份。

     锦鱼看过,确实是除了本家,只请了卫家几个出嫁的姑奶奶,便放了心。

     这日他们一家到时,喜福堂里早坐满了人。

     便是老太太都提前出来,坐在上座,身上穿着真红色绣牡丹花儿珍珠糕子袄,领口袖口都镶秋板紫貂皮,头上戴了假髻,插得满头珠翠,十分隆重。

     景阳侯与她娘秦氏坐在老太太下首。

     她爹还是一如既往的脸色严肃。

     秦氏虽打扮得不及老太太花俏,但也穿着石榴红缂丝芙蓉乌云豹的袄子,容光焕发。

     锦鱼刚把这三人看清,众人都哄地一声,迎上来。

     好一阵寒暄毕,锦鱼坐下,才静下心来,看了一遍今天都来了什么人。

     大嫂刘氏就坐在她旁边。

     虽然有些上了年纪,可瞧着满面红光的。

     卫大郎自去山东后,守完丧期,就在那边娶了个二房,成天混吃等死,生孩子,没钱就写信回来要,已经是个废人。

     虽然丈夫不在身边,刘氏还是景阳侯府的长媳,掌管着景阳侯府实际的中馈。

     以景阳侯府现在的声势,倒没谁当她的面嘲笑她没有丈夫。

     没在卫大郎在身边,她日子过得倒比以前舒坦。

     卫二郎一家都不在。

     那年卫二郎替许夫人守完丧,就求着景阳侯帮着补了个地方上的小县令,带着杨氏一房人都走了。

    据说他一到地方,就跟人说了自己的背景,于是上下都供着,小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卫三郎自然也不在。

     说来卫三郎最可怜。

    他这些年都在替诚亲王办事,不知为什么也没成亲,只有一个侍妾。

    可他干的,却不是什么正经的差事,就是专替诚亲王收罗绝色女子,养瘦马,安排到各高门勋贵之家作暗探。

    甚至之前那个婉婕妤进宫,也是他安排的。

    诚亲王出事后,他也被抓,下了大狱。

     当初卫三郎曾经说过,认锦鱼这个姐姐。

    又曾说,若是江凌有朝一日落在他手上,他会放江凌一马。

    锦鱼想着这一点心意,便不忍心他因为诚亲王身首异处。

    求了江凌,女扮男装,亲自到牢里见了卫三郎一面,劝他把诚亲王的人都供出来,以此换一条命。

     卫三郎考虑再三,到底同意了,他不但把自己安排在各府的探子,全都供了出来,还供出了些诚亲王暗中收买的,省了江凌好大的工夫。

     最可怕的是,江家卫家包括朴园还真都有。

     江家的就是永胜侯最宠信的孙姨娘。

    江凌想了想,还是把这事告诉了永胜侯。

    由永胜侯自己决定要不要继续留着孙姨娘。

     虽然孙姨娘吁天呼地地说是江凌冤枉她,替白夫人出气。

    可是永胜侯还是把她送到了农庄上去。

    自此,白夫人在家,日子越发快意。

     卫家的卧底竟是楼姨娘。

    这实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楼姨娘得知事情败露,当晚就自己服毒自杀了。

     景阳侯府对外只说是一个不要紧的妾急病没了,一副薄棺,送到了乱葬岗。

     卫三郎立了这个大功,江凌以此为由,只判了他一个流放。

     为了怕诚亲王余党报复卫三郎,还特意替他改了户籍。

     如今卫三郎从母姓文,带着那个侍妾去了关外,想是不会再回来了。

     锦鱼另一侧坐着的是锦熙。

     锦熙如今心宽体胖,长得珠圆玉润的,也穿着朱红的锦衣。

    头上插着的凤钗却是三品侯夫人的七凤钗。

    显然是逾越了。

    可是民不举,官不究,如今谁会跟卫家人过不去? 坐在锦熙下首的锦心却跟她正好相反。

     锦心人瘦如竹,有一种遗世独立的味道。

    身上穿件苍绿的锦衣,头上碧玉簪,耳下珍珠泪,一点喜庆的颜色都没有。

     不过锦鱼也不跟她计较。

     锦心今天能来,已经是出乎她的意料。

     锦心与她只隔了三天的生日。

     这回景阳侯府特意邀请锦鱼回家,给她做生,对锦心的生日却是提都没提。

     其实两人都是离京多年。

     对比当年两人出生时的情形,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实在叫人唏嘘。

     锦心身边坐着锦兰。

     锦兰倒是不胖不瘦,脸色红润,显得美貌了许多,浑身都金光闪闪的。

     虽然按理改朝换代,外诸司这个肥差最容易受影响。

    可是王青云看在锦鱼的份上,根本没动董家。

    所以锦兰如今在婆家说是能呼风唤雨也不为过。

     再下一位坐的是锦芬,情况却不是太好。

    周家老爷子早几年就没了,周家越发地穷了下来。

     当初周寒婷出嫁时,因为锦鱼的干预,锦芬的嫁妆没被拐走。

    但是这些年锦鱼不在京里,景阳侯府自己也是走到哪里都抬不起头来,关紧门户过日子。

    她的嫁妆渐渐都被哄着去贴补了周家。

     也不知道是不是她自己总是心情不好,虽然怀过几胎,但是一胎也没留住。

    为此穷得叮当响的周七爷还是纳了个二房。

     如今她见人就骂周家,骂许夫人,除了满腹的怨言,就是满腹的怨言。

     看上去反是几姐妹里年纪最大的一个。

     锦鱼回京后,锦芬也上过几回门,锦鱼一开始还能听听她诉苦,可她翻来覆去的,都是那几句话,一坐坐半天,锦鱼可没这工夫陪她。

    她再要上门,锦鱼便都说没空。

     今天见她也来了,锦鱼不由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