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关灯
能弄到这么大笔钱,而且就算是弄到了,今年可是扭亏为盈,明年的成绩也没这么好看,这是最好的时候。

     他倒是拍拍屁股走了,可是金盛机械厂却没人管了。

     按理说,这时就应该从副厂长里选一个上来,或者再派一个人来,可金盛太穷了,没人愿意来,至于工厂里,明眼人都知道,跟着谢璋有饭吃,这些副厂长和主任们也都这么想,原先赵光荣在谢璋干活,是因为赵光荣本身就是厂长,如今赵光荣走了,他们再管着谢璋干活,没有那个道理,人家也不会干。

     到底是拿钱重要还是空有头衔重要,金盛机械厂的人就是灵活,立刻就想通了。

     于是,谢璋在1980年,和许如意同一年,成为了厂长。

     而在那时,他第一次听到了许如意的名字那个能将第一次上春交会的锅炉卖出了将近五千万美元,并且还愿意将所有经验无私分享的燎原厂厂长。

     第146章番外三 谢璋去喜洲,是因为跟喜洲锅炉厂采购科科长夏园关系好。

     谢璋这种倒腾生意越做越大,要知道,80年代初,虽然已经开始改革开放,但是很多效益好国营厂并没有立刻动起来,他们还是老思路,产品都有专门地去向,供不应求,根本不外卖。

     而偏偏,夏国这会儿物资是紧缺的,无论是什么东西,化肥也好,布料也好,在市场上都是供不应求的好东西。

    很多人是需要开条子才能拿到货的,一放到市场上,那真是立刻变现,还能赚上一大笔。

     但这生意,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

     一方面,你得跟人家厂子关系好,能批下条子来,拿到货,另一方面你还得找到愿意卖货的厂家,你不能拿了甲家的东西卖出去了,可你买不回人家要的东西,那怎么交差? 很多人都能拿下一两个厂子的条子,可却卡在了后面这一条。

     再说,这年头能倒腾的人是真不少,但是人家国营厂凭什么相信你啊。

    最重要的是,谢璋还有个身份,他也是国营厂的厂长,他还是退伍兵,可不是比任何个体户都要有共同语言? 至于别的国营厂厂长去倒腾这事儿,说真的,用喜洲锅炉厂采购科科长夏园的话说,他见了那么多厂长,只有两个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就是谢璋国营厂厂长谁不自重身份,大小是个干部,谢璋是唯一一个,能屈能伸,为了做生意啥都敢干,也啥都干得好的厂长,让人敬佩。

     另一个,就是燎原厂厂长许如意,她和谢璋是完全的两个方向,谢璋是足够接地气,只要是买卖不嫌大小,他只要接了都能给你干好,交给他,就放心吧,所以,金盛机械厂虽然顶着机械厂的名字,但从来不干机械厂的事儿,不过盈利可是太厉害了,谢璋接手一年,他们厂的平均工资,已经从25块钱涨到了70块钱,而且这还没算奖金。

     要知道,他们之前可是入不敷出,饭都吃不饱了,可见他厉害。

     至于许如意则是让人敬佩,对的,你提起她就是敬佩两个字,同样是扭亏为盈,许如意走的技术流加宣传,锅炉厂焊接有问题,那就解决焊接问题,小推车卖不出去,那就想办法让采购商知道,让大家都发现这东西的好处。

    她总有办法解决问题,将他们的产品推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