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

关灯
的天儿说热就热了,笋子一老可就不好吃了。

     记挂着油焖笋,姜恒用完了这顿饭。

     说来,一众新人们不习惯聚在堂屋一起用膳,姜恒倒是挺习惯的。

    这就跟单位食堂差不多,分餐制,大家虽坐在一屋,但各吃各的。

     她唯一要注意的就是控制自己吃饭的速度,之前她常迅速吃几口饭就去工作,现在却要举止优美慢条斯理吃饭。

     或许对别的秀女来说,得了进宫的青云路,却一进来就被困在储秀宫学规矩,是纯纯受罪,但对姜恒来说,在储秀宫这一个月却是难得的缓冲。

    就像是参加了一个条有理的佛学班之类的活动,活动会规定你吃饭打坐日常作息,看着是拘束,却正好能用一个月时间培养出一个适应当前生活的惯性。

     诸位秀女入宫后对学习宫规的态度,都落在几位嬷嬷们眼里。

     且说太后宫里的一位嬷嬷,堪称是后宫的‘扫地僧’。

     表面上看起来,她不如皇后宫里司嬷嬷、敬事房主管胡嬷嬷主讲宫规来的正统,不如叶嬷嬷考察行止来的要紧,这位老嬷嬷,平时只是沉默,最多讲一讲后宫的旧事旧例。

     仿佛她被太后点了来,就只是为了凑个双数。

     实则这位是从顺治爷时期就入宫了,在宫里待了五十多年,一双眼已经见过了三个帝王的更迭,更别提后宫的风起云涌了。

     姜恒看过剧透,知道这位看上去不显山露水,实则却是太后娘娘初入宫时的前辈。

    太后娘娘出身包衣,入宫是从宫女做起的,当年就是跟这位周老嬷嬷学习的宫规和活计,还蒙她教了几手针线。

     后来乌雅氏虽从宫女做了嫔妃,却也是步步维艰,处处小心,故而也没有大张旗鼓挖这位老牌的嬷嬷到自己宫里去。

     直到现在做了太后,才将周嬷嬷名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