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旱涝保收的退路

关灯
,我打算在粤州休养一星期,到时候再坐飞机回去——我伤还没彻底痊愈,反正也下不了水,与其在船上颠簸,不如彻底静养一周。

    ” 磨刀不误砍柴工,身体是歌命的本钱嘛。

     龙五一听就有些惋惜:“船长,可你听鱼的本事比我强太多了,要是就我和阿丽回去,一路上估计都抓不到什么鱼,而且人手也不够啊。

    ” 顾鲲:“没让你们抓鱼,你们有机会,方便的话,能抓就抓,抓不到也无所谓。

    这次回程,我给你们想到了一条新的赚钱路子。

     利润跟贩苏眉和青衣当然没法比,但胜在旱涝保收,而且不用我亲自坐镇,这事儿也能做——这也是对你们的一次考验。

    ” 龙五和陈丽都是眼神一亮,很是积极:“船长您说,您想出来的招,简直就没有不灵的。

    ” …… 第二天一早,南沙渔港码头。

     龙五和陈丽采购了一共五吨生活补给物资,做好了起航准备——即使这五吨物资,也不是给他俩回程时用的,更多是准备路过威沙群岛,卖给当地驻扎人员改善生活条件、拥军的。

     而剩下的船舱都被腾出来,装上了足足1000桶柴油。

     船本身的油箱,当然也加满了柴油。

     “这就是您昨晚说的旱涝保收的生意?没什么风险吧?”龙五看着一桶桶的油装上船,忐忑地问。

     顾鲲很有把握地说:“当然没风险,这是出口,又不是进口。

    而我们兰方是没有关税的,两边都不碍事,这是最清白的生意了,只不过一般人想不到抓这个时间差。

    ” 顾鲲打的主意,就是当他本人不在船上坐镇的时候,让船贩卖柴油赚差价。

     后世渔民,因为国内油价贵,出海远洋捕捞几乎都是在外国加满油才回来的。

     而且人家不但加满,还在船上摆一堆油桶,说是“储备自用”,那法律上也是明确允许的。

    这就跟出国到关税低的国家买点电子产品,只要你是带回来自用,而不是转卖,那都不算走S。

     (但是有一小撮不法分子,名义上储备自用,实际上回国后倒卖,这就是不法行径了。

    就跟营利性的代购,理论上也是犯法的。

    顾鲲是绝对不会做这种事情的。

    上述只是普法。

    ) 更何况,顾鲲如今面临的情况,是华夏油价便宜,外国油价贵,他做的是出口,那就更是天经地义了。

     陈丽显然更快理解了老板的算计,在一旁小声心算:“现在兰方柴油折人民币1块4,粤州1块2,赚两毛差价。

    一桶150升就是30块,一千桶就是3万死利钱。

     而且兰方有上千条柴动渔船,柴油这种大宗货完全不愁销路,果然是门好生意啊——不过,这么好的商机,为什么别人就没发现呢?老板,您的眼光真是神了。

    ” 顾鲲智珠在握地笑道:“那是因为人民币汇率暴跌,才刚刚50几天呢,对于兰方人来说,这是发生在外国的事情,没人注意到很正常。

    而且,一直到去年,华夏买东西是要凭票的。

    那些消息不灵通的外国人人,说不定高估了在华夏进货的难度。

    ” 1994年,是一个社会变革剧烈的年份,除了价格双轨制、汇率双轨制双双取缔之外,还有一项影响全国人民生计的大事,那就是所有的计划经济票证,也正式全部作废了。

     偏远地区,粮票肉票油票这些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一直拖延使用到了1993年,然后翻过篇来才正式彻底废除。

    从此在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