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小曜回归第十一日

关灯
握映天宗大权的。

    ” 胥朝起好像明白了什么,他眨了眨眼,道:“他为什要扶?没有用,再扶也扶不起啊。

    多少年了,都是倒一,出不了头的……” 宋水清低下头有些忧郁:“那人说可以,它们不输于任意一道。

    ” “可输了就是输了,输得很惨,没有用的。

    ” “那人说有用,只是人不对。

    ” “什么人,没听说过。

    ” “那人说,曾经有一个惊艳的人,埋没于历史中。

    ” 胥朝起不说话了。

     他转过头看向海,海风将他一头墨发吹起,露出白净的面庞。

     宋水清自顾自道:“其实,符阵两道早该废了,是那位不允,一直强留着,这也成了那人为数不多的话柄。

    你说得对,很多人都说过这些话,符阵两道也不争气,这么多次一直倒一。

    那位说过许多真言,唯有这句话是假的。

    ” 说着,宋水清垂下眸子,说出了今日沮丧的原因。

     “我知道符道不好,可若我不想入,我父亲也没法强迫我。

    只是今日其它道的人来我符墨山笑话,让我不岔。

    他们说,剑修可一剑化万剑,半片天都是一剑。

    他们也说棋修一棋盘,棋子布满天,人人皆为棋子。

    只有符修……一群废物,怕是得一张一张画符,画好多天,用无数道符才能铺满半边天。

    ” 他话音毕,胥朝起开口了。

     “在宗门点火何罪?” “啊?”宋水清愣了愣:“仙杖二十。

    ” “火势很大,但又不危及性命呢?” “仗、仗八十!” 胥朝起笑着将宋水清的手压下,道:“不重,还可以。

    ” 宋水清惊了:“起哥,你想干什么?!” 胥朝起没有回答他,而是取出灵石,声音又重归纯真。

     “师兄……” 百年大比在即,二十七境上位者居于一处商量大事。

     而在最高处主位,坐有一仙人,他腰间灵石亮了亮。

     “师兄,你今日若是有空,便常看天上。

    ” 那人听到了,好在这是露天之处。

     从那一刻起,他的灵识便时刻聚于上空。

     胥朝起拿出一张符纸静心画了起来,宋水清在一旁看着。

    望着这醇厚的灵力与流畅的线条,符纸的深奥与复杂是他从未见过的。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认知,眼前的一切让他到了一个陌生的领域,即便是符墨山上的先生,都未曾有如此技艺。

     胥朝起曾常帮宋水清补作业,而他画符往往只有一息。

    可这一张符,他尤为仔细,画了整整一个时辰。

     天彻底漆黑,星辰闪烁。

     胥朝起举起手中符纸,让其升于空中。

     符文变亮,胥朝起捻指作诀,连续近十个手势后,符纸燃起,明亮的巨大火光升入天空,漆黑的夜亮了。

     胥朝起跟在师兄屁股后面长大,小时候,师兄是严谨守礼,不苟言笑的师兄。

     门派弟子都怕他,唯有胥朝起喜欢黏着他,从小黏到大,师兄对他也比对其它弟子多些容忍。

     胥朝起快十八那年,他说要送师兄一件礼物。

     师兄挑眉,叮嘱他好好吃饭睡觉。

     胥朝起是个符阵天才,门派里所有人都知道。

    他自创一道符,只需要三四日,最多也就一个月。

    可这一次,他却为了一张符纸花了半年。

     那日生辰,他站在远处笑着对师兄挥了挥手。

     师兄看向他时,他将手中符纸点燃。

     刹那间,火光升天,染红半边天,那是只巨大的凤凰,凤凰在空中展翅高飞…… 温朝夕看向他,他笑眯眯道:“这是我送师兄的礼物。

    ” 温朝夕眼神多了细微的变化。

    从那日起,他对胥朝起好了很多。

     后来他们走南闯北,游历世间。

     胥朝起曾开玩笑对师兄说:“今后我要是走了,师兄一定得帮我把我的符法传下去。

    只是别写我的名字,到时别人议论我,深扒我的为人,怪尴尬的。

    你就写……那人叫徐曜!” 他边想,边不忘记叮嘱:“师兄可别把我送你的符写上去,那是送你一人的。

    ” 火光升于天上,染红了半片天空,一只栩栩如生的风鸟无声啼叫。

     宋水清被这一幕震撼住了,“这符怎会如此之美?!” 胥朝起仰头道:“送我一命中最重要之人。

    ” 广场上,众人皆仰望空中。

     有精通符道者在此:“何、何人所画?为何符籍中从未有此符?画符者真乃万年难得一见之天才也!” 虽众人无不觉得此人天赋出众,但宗门有规。

     掌事者站了出来仰望天空,皱眉道:“是何人胆大妄为?歇息之时扰乱整个南境?!来人,速速缉拿……” 他话音未毕,却听高台之上,唯一不可能开口之人开口了。

     那人同样看着空中,他睫毛修长,盖住双眸,神色复杂难辨。

     只见那人伸手下压,道:“后生可畏……” 说到后半句时,二十七境大能竟罕见地见到那位笑了。

     “无伤大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