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关灯
起嘴角淡笑:“侄媳妇嗓音柔弱,听不清呢。

    ” 李氏表情不高兴,嫌她故意作乱,萧旻抬起头来,眼眸里乍现神彩。

     萧老太太赞同:“还没我这老人家中气足。

    ” 巧珍咬着牙提了音量:“给九婶请安。

    ” 林婵眼底余光窥见萧旻紧盯着她俩,便不再多说甚麽,命绮雯把备好的锦盒递给她,巧珍称谢,接过递给一旁的嫣桔收起。

     她侧身看向李氏,嘴唇微动,李氏会意,连忙上前,朝萧老太太笑道:“孙媳妇也有份礼要奉母亲呢!” “哦?”萧老太太起了兴致:“赶紧拿来我看。

    ” 一个嬷嬷双手捧来一幅大绣,抬高举起,原来是个龙飞凤舞的“寿”字,一人高半丈长,四围还绣有数株松柏及三五仙鹤,或剔翎或盘旋,颇有仙气。

     萧老太太觑眼看了稍顷,又命冬菊:“把我的眼镜拿来。

    ”戴了凑近那寿字细细打量一遍,方笑着道:“竟是百子寿!”何为百子寿,便是用形态各异的百来孩童凑成个“寿”字,意喻寿为阳生,多子多福。

    窦氏等也围簇过来,皆善通女工,啧啧称赞。

    萧旻也起身走近,默默看着。

     李氏问巧珍:“这是你亲手绣的?” 巧珍语调谦逊地回话:“听闻祖母寿诞将近,孙媳通宵达旦赶制出的,或有不知的瑕疵之处,还请祖母宽恕。

    ” “你绣的已经极好了。

    ”萧老太太感叹:“这百子寿我曾有过一幅。

    ”她道当年自己最小的妹妹,天资聪颖,极擅刺绣活计,府里请过苏湘粤蜀绣的师傅授她针法,亦是一教便会,过目不往,但凡她所绣之花鸟鱼虫,山水美人,摆在那里,离远观跟活物一般,只可惜天妒英才,她因胎带的病气,身骨虚弱,最受不得累,做起针线活计来极慢,一两年也不见完成一幅。

    这般硬撑到十九岁就逝了。

     因生前与老太太感情最深,逝时将一幅“百子寿”特留给了她。

     她没说的是,这幅“百子寿”,大儿未曾她允许,私拿了进献给宫里的老太后,这是她数年积郁胸口的心结,连带对大房一脉也多冷淡。

     萧老太太思绪波澜面上却不表,命冬菊把寿字小心卷裹收好,窦氏笑道:“这可如何是好?少夫人的秀艺已然登顶,我们还绣甚麽?怪丢人现眼的。

    ” 她也笑了:“我就欢喜看你们的绣物,不在艺精,重在品趣。

    ” 汤氏朝林婵道:“还没见过九弟妹的绣作呢,打江南那边来人物,想必也大差不了哪去。

    ” 林婵老实坦承:“其实我最不擅绣针线活儿。

    ”显然没有人信,只有萧旻微蹙起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