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悲伤有迹可循

关灯
陌生人的恨,痛彻心扉,直到母亲脑梗抢救,出院后口齿不清,我清晰地感觉到身体里汹涌的恨意,胸腔日夜战栗,仿佛无处泄洪的堤坝。

     我兜里搁着一瓶安眠药。

    三天后林艺再来,听到我的死讯,她会难过吧。

    最好有一点内疚。

    让她抱着一点内疚度过余生,也算我开的最后一个玩笑。

     在医院死去,太平间都是现成的,没有身后事,省得给无辜的人添麻烦。

     疗养院的母亲偶尔意识清醒一下,会想起我。

    她的口袋里有一张我和林艺的结婚照,背后写了一行字,告诉她儿子去结婚了。

     我还买了烤肠,委托护士带给那个贪吃的小女孩,这应该是我欠个这世界的最后一件事。

     第三天深夜,我走到马路对面的便利店,拎着面包和啤酒走回医院。

    南京的小雨一直没停,住院部灯火通明,我挑了张草坪角落的长椅,擦都没擦,坐着发呆。

     路灯照亮细微的雨丝,我的影子融进大树,一切沉寂,仿佛宇宙初生,生长和消亡不为人知。

     面包、啤酒和安眠药依次摆开,这是我今夜的安排。

    不记得喝到第几罐啤酒,发亮的雨丝在眼帘旋转,如同无数闪烁的耳环,天地之中舞动不休。

     下辈子快乐的事可能多一些。

     我试图笑一笑,眼泪却哗啦啦掉。

    

5

当我第一次对活着失去耐心时,就想到母亲。

    想到她曾在人间年轻健康,过普通人的生活,而日出日落之间劳作都是为了我。

     她操劳一生的饭馆,我卖了,连同那栋祖辈留给她的小楼,六十万,全部缴纳疗养院的费用。

    父亲走了之后,我和母亲的生活开销,全部依靠小饭馆的经营。

    我分辨不出自己对饭馆的感情,母亲用它养大了我,而我厌恶自己只能困在那里。

     长椅冰凉,雨水浸透的衣裤渐渐沉重,平躺的我意识即将退散,想起一个人。

     大学时代,从没想过接手饭馆。

    同宿舍的吴栖,因为脸太方,人称方块七,一直坚信我未来可期。

     他踩三轮车到批发市场,搞了一堆小商品在食堂门口摆地摊,风雨无阻,每日叫卖四小时。

    他把挣来的钱分成两份,一份寄回家,一份放在抽屉里,告诉我抽屉里的钱随便拿。

     我没有拿过,直到谈恋爱,第一次约会,硬着头皮问方块七借钱。

    方块七打开抽屉,把所有的钱都塞进我口袋,说:“别去肯德基,找家西餐厅行不行,我也不知道要花多少,你先全拿着。

    ” 方块七说:“别想着还了,将来你们要是结婚,就当我的份子钱。

    ” 方块七是大三退学的。

    批发市场里发生群殴,他护着自己的货,挨了十几棍,严重脑震荡,都查不出来谁下的手。

     毕业后我攒了点钱,坐长途车去泰州,方块七的老家。

    两年没见,我做梦也想不到,方块七基本没有自理能力了,躺在床上,吃喝拉撒都要年迈的父母照顾。

    当时我坐在床边,方块七瞪着眼睛,眼珠调整方向,咧着嘴口水淌个不停,喉咙卡出一声声的嗬嗬嗬。

     他父亲手忙脚乱给垫上枕头,对我说:“他看到你了,他认识你,他认识你的。

    ” 方块七靠着枕头,身体松软,胳膊摆在两侧,只有手指像敲键盘一样抖动,脑袋转不过去,就眼珠斜望我,眼泪一颗一颗滚下来。

     他父亲说:“他想跟你讲话,讲不出来,急。

    ” 我抓着方块七的手,说:“那你听我讲,我讲,你听。

    ” 絮絮叨叨半个多小时,方块七的父亲都打起了瞌睡。

     我替方块七掖好被子,站起来说:“我走了。

    ” 沉默一会儿,说:“我过得不好,做做家里的那个小饭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吧。

    ” 平静许久的方块七突然脖子暴起了青筋,嘴巴张大,头往前一下一下地倾,用尽全身力气,向前倾一下,便发出一声嘶哑的喊叫。

     我被吓到了,跌跌撞撞冲出房门,蹲在院子里失声痛哭。

     我知道,方块七不接受自己的生活,也不接受我的生活。

     我们两人曾经是上下铺,深更半夜聊天。

    方块七说:“你将来肯定能干成大事。

    ”我问:“什么大事?”方块七说:“你看我摆地摊这么拼,也算人才,将来你干大事,一定要记得带上我。

    ” 我说:“没觉得自己有什么厉害的地方。

    ” 方块七用脚顶了顶床板,说:“宋一鲤,你相信我,只要活着,你什么事都能干成。

    ” 回程车上,我昏昏欲睡,耳边回响着方块七痛苦的嘶喊。

    像一个哑巴被擀面杖压住胸腔,把人当饺子皮一样擀,才能挤出那么凄惨撕裂的声音。

     恍恍惚惚,方块七的哭声,母亲的哭声,混合着自己的哭声,在小雨中此起彼伏。

    我摸到长椅上的药瓶,整瓶倒进了嘴里。

     世界是有尽头的,在南方洋流的末端, 冰山漂浮,云和水一起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