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关灯
戚长夜盯着那些布料。

     用来干活的确还行,但穿在人的身上难免有些老气,本身布匹就因为染色技术的缘故隐隐发灰,搭上这种颜色平白将人显老了十几岁。

     戚长夜又将亮色料子要了出来。

     所谓亮色也没亮到哪儿去,多以秋色蓝灰绀青为主,同样泛着层朦胧的灰色,像是画作被罩上了层暗色的图层。

     戚长夜最后买了半匹浅褐麻料,又裁了块未染过色的棉布,准备回去让赵岁岁裁了缝几件短衫单衣,棉布就制成贴身的里衣。

     好在现在还是夏日,粗布短打就能度日,等过几个月天气转凉还要再来买些御寒的衣物。

     古代布帛类长度单位并没有定数,起码不方便用现代思维换算过去,有说一匹四丈有说一匹十丈的,十米布料做上三四套衣服不成问题,具体要用多少还是要看人的身高体型,戚长夜在心里换算了会儿,又咨询了店小二几句,最终才定下来现在的分量。

     他买的料子只多不少,别说是他和赵岁岁了,还没接回家的哥儿弟弟的衣服也一并算上了。

     夏日汗多换衣频繁,总要多备几套用来换洗。

     他也没让店小二白折腾一趟,亮色的秋色布料也让人裁剪了块带走,虽然不够做成一整件衣服,但回去裁剪一下缝在衣上也能增添些光彩哪怕只是缝个花勾个边呢,总比全身上下暗沉一片要好看太多。

     一匹最普通的粗布就要三百五十文钱,棉布料子还要更贵一些,哪怕他买的是没染色的素棉布零零碎碎全部算上也要了五百二十文,铁锅换来的铜钱一下子就去了大半。

     戚长夜没有讲价,店小二见他付钱交易爽快利落不免对他心生好感,加上戚长夜刚刚还问了几句冬衣棉被的事情,店小二有心想留住这个客人,做主将店里余出的布头拿了过来让戚长夜挑上几块做搭头。

     像他这样一口气买半匹的到底还是少数,更多的人都是比划了大小一块一块地裁,有的时候进货的布料也不能保证匹匹足米,偶尔还会有些串色染色的,裁到最后多一块少一条都实属正常。

     大块的料子都被送去做成手帕香囊了,再不济也能缝条发带做朵绢花,留在店里送客人的布头会是什么模样可想而知,不过就算是这样的布头也依旧得农家人的青睐,店小二时不时地就要为了一块布头和村人磨半天嘴皮子。

     他特意给戚长夜拿了几块好的,这点权力小二还是有的,戚长夜明白了他的意思,选了几条朝人道了声谢。

     于是小二笑眯了眼睛,“客官慢走,选冬衣棉被时也可以到我们来锦布坊走走看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