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关灯
小
中
大
说罢”。
宋珏与李茕自苏晋这里得了准信儿,一时大喜过望:“多谢苏大人,那下官们先去安排了。
” 苏晋与沈奚同行一段,快至正午门,对他道:“你先回,等正午一过,我与启光,会带上苏宛一齐去府上拜访。
” 她与沈奚之间本不讲究这些礼数的,但永济三年,沈筠将十七送去东瀛后,带着沈拓夫妇一齐回故里住了两年,今年岁末,总算重返沈府。
而正是今日,宫中两位小皇子也会到沈府与沈筠一起过小年夜。
经年流离,一家人难得重聚,苏晋正是想到此,才打算赶在都察院团圆宴前,去沈府拜见二老,也算为他们添些天伦之乐。
屯田案一应卷宗已整理好了,只有归置出来的十余封信函还没来得及回复,幸而有翟迪留在衙署里与苏晋一齐作批注,不到巳时,便将公务办完。
翟迪将要紧的回函交给手下御史,差他送去通政司,随即换了便服,与苏晋一起回了苏府。
今年称得上是太平年,纵有波折,好在有惊无险,岁末年味浓厚,连街头巷尾都充斥着祥和气。
苏宛等在苏府门口,见了苏晋与翟迪,轻声唤了句:“三哥,翟大人。
” 她这些年读了一肚子诗书,文静不少,也学会了理账,而今与七叔一起一人当半个家。
苏晋“嗯”了一声,问:“送去沈府的礼备好了吗?” “已备好了。
”苏宛答,“放在东屋耳房里,三哥要验一次么?” 苏晋往府里走,看了耳房一眼:“不必。
” 苏宛点头:“好,那阿宛这便令人将贺礼抬去马车上。
”说着,一手捧着账册,一手拾了支青笔,步去耳房门口,一件一件点数。
翟迪见状,对苏晋行了个礼:“大人,启光去帮忙。
” 如今苏府不似以往冷清,苏晋到底是朝廷里首屈一指的大臣,府邸寥落,也是朝廷无光,她回京后,由礼部做主,除了原本在府里的七叔覃氏等人,又增添了七八小厮,十余护卫。
苏晋见翟迪一个堂堂三品大员竟亲力亲为地搬起贺礼来,眉头一蹙,心想府上又不是没人了,正要开口叫住他,谁知覃氏忽然唤了声:“大人。
”移目朝翟迪看了一眼,笑了笑,说道,“大人,您新制的衣衫备好了,这便来更衣么?” 苏晋见她目光似有深意,点了点头。
得回了房中,覃氏一边为她更衣,一边道:“大人对自己的事不上心倒也罢了,您这样的身份,这辈子便是嫁人,也得里外瞒着,但小姐而今已二十二岁了,大人对她的事怎么也这般不上心?” 苏晋一向待覃照林与覃氏如兄嫂,听了她这话,才反应过来:“是我的不是,既这样,等过完年,我去问问启光的意思。
” 她想了想:“启光孤苦,
宋珏与李茕自苏晋这里得了准信儿,一时大喜过望:“多谢苏大人,那下官们先去安排了。
” 苏晋与沈奚同行一段,快至正午门,对他道:“你先回,等正午一过,我与启光,会带上苏宛一齐去府上拜访。
” 她与沈奚之间本不讲究这些礼数的,但永济三年,沈筠将十七送去东瀛后,带着沈拓夫妇一齐回故里住了两年,今年岁末,总算重返沈府。
而正是今日,宫中两位小皇子也会到沈府与沈筠一起过小年夜。
经年流离,一家人难得重聚,苏晋正是想到此,才打算赶在都察院团圆宴前,去沈府拜见二老,也算为他们添些天伦之乐。
屯田案一应卷宗已整理好了,只有归置出来的十余封信函还没来得及回复,幸而有翟迪留在衙署里与苏晋一齐作批注,不到巳时,便将公务办完。
翟迪将要紧的回函交给手下御史,差他送去通政司,随即换了便服,与苏晋一起回了苏府。
今年称得上是太平年,纵有波折,好在有惊无险,岁末年味浓厚,连街头巷尾都充斥着祥和气。
苏宛等在苏府门口,见了苏晋与翟迪,轻声唤了句:“三哥,翟大人。
” 她这些年读了一肚子诗书,文静不少,也学会了理账,而今与七叔一起一人当半个家。
苏晋“嗯”了一声,问:“送去沈府的礼备好了吗?” “已备好了。
”苏宛答,“放在东屋耳房里,三哥要验一次么?” 苏晋往府里走,看了耳房一眼:“不必。
” 苏宛点头:“好,那阿宛这便令人将贺礼抬去马车上。
”说着,一手捧着账册,一手拾了支青笔,步去耳房门口,一件一件点数。
翟迪见状,对苏晋行了个礼:“大人,启光去帮忙。
” 如今苏府不似以往冷清,苏晋到底是朝廷里首屈一指的大臣,府邸寥落,也是朝廷无光,她回京后,由礼部做主,除了原本在府里的七叔覃氏等人,又增添了七八小厮,十余护卫。
苏晋见翟迪一个堂堂三品大员竟亲力亲为地搬起贺礼来,眉头一蹙,心想府上又不是没人了,正要开口叫住他,谁知覃氏忽然唤了声:“大人。
”移目朝翟迪看了一眼,笑了笑,说道,“大人,您新制的衣衫备好了,这便来更衣么?” 苏晋见她目光似有深意,点了点头。
得回了房中,覃氏一边为她更衣,一边道:“大人对自己的事不上心倒也罢了,您这样的身份,这辈子便是嫁人,也得里外瞒着,但小姐而今已二十二岁了,大人对她的事怎么也这般不上心?” 苏晋一向待覃照林与覃氏如兄嫂,听了她这话,才反应过来:“是我的不是,既这样,等过完年,我去问问启光的意思。
” 她想了想:“启光孤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