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关灯
小
中
大
你一力参倒朱稽佑,破山西行宫案,请立功德碑,令千百工匠自苦难中脱身,食有所依,名震天下。
” “可是到了景元二十五年,你的来信上便不说这些政事了,甚至连自己如何都很少提及。
” “其实你不说我也知道,朝局如旋涡,党派林立,你深陷其中,苦于求存,茫惘间失了方向,周遭除了生死盟友便是仇敌,阴谋纵生的皇权之下,大义反倒隐去了背后。
” “我那时悔,心想当初为何不执意将你带走,心急如焚之时,甚至想就此上京与你同患难。
只是,我独一人势单力薄,上京又能做什么呢?说不定还会反受人挟制,成了制衡你的把柄。
” “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一直恼你为何要选择留在宫中。
” “直到今时今日,你我再重逢。
” 第203节 “我看到那个已经沦为罪臣的苏尚书,在看到百姓受难,官府欺民的时候,责无旁贷地辛苦奔波,以此为首位不惜陷入危境,我就知道苏时雨还是那个苏时雨,无论如何都不会变。
” “是以也终于明白了早在数年前,你望向宫楼,那一瞬决定留下的迟疑,除了因为你在深宫中有了牵挂之人,亦因为另有一个人,让你对身为御史这份职责生出无上敬畏。
” 晁清说到这里,语气一缓,一字一句如落石沉水,激起涟漪:“时雨,既已无从择选,何不重拾当年这份敬畏的旧心情?” 何不重拾当年这份敬畏的旧心情? 置于绯袍上的手倏然一紧,缎面突起的皱褶如在心河上掀起万丈涛浪。
苏晋目色渐沉,转首,将那枚左都御史的官印拢于掌上,吩咐:“照林,为本官传锦州府布政使马录,行都司指挥使田宥,传证人翠微镇民吴伯,涉案人张正采等官员,本官要即刻彻查蜀中屯田案。
” 第254章二五四章 (四个月后) 不知是否因为太过忙碌,永济五年的夏格外炎热。
五月末,永济帝班师回朝,将迁都的决策广天下而告之,各部各寺黎明点灯中夜熬
” “可是到了景元二十五年,你的来信上便不说这些政事了,甚至连自己如何都很少提及。
” “其实你不说我也知道,朝局如旋涡,党派林立,你深陷其中,苦于求存,茫惘间失了方向,周遭除了生死盟友便是仇敌,阴谋纵生的皇权之下,大义反倒隐去了背后。
” “我那时悔,心想当初为何不执意将你带走,心急如焚之时,甚至想就此上京与你同患难。
只是,我独一人势单力薄,上京又能做什么呢?说不定还会反受人挟制,成了制衡你的把柄。
” “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一直恼你为何要选择留在宫中。
” “直到今时今日,你我再重逢。
” 第203节 “我看到那个已经沦为罪臣的苏尚书,在看到百姓受难,官府欺民的时候,责无旁贷地辛苦奔波,以此为首位不惜陷入危境,我就知道苏时雨还是那个苏时雨,无论如何都不会变。
” “是以也终于明白了早在数年前,你望向宫楼,那一瞬决定留下的迟疑,除了因为你在深宫中有了牵挂之人,亦因为另有一个人,让你对身为御史这份职责生出无上敬畏。
” 晁清说到这里,语气一缓,一字一句如落石沉水,激起涟漪:“时雨,既已无从择选,何不重拾当年这份敬畏的旧心情?” 何不重拾当年这份敬畏的旧心情? 置于绯袍上的手倏然一紧,缎面突起的皱褶如在心河上掀起万丈涛浪。
苏晋目色渐沉,转首,将那枚左都御史的官印拢于掌上,吩咐:“照林,为本官传锦州府布政使马录,行都司指挥使田宥,传证人翠微镇民吴伯,涉案人张正采等官员,本官要即刻彻查蜀中屯田案。
” 第254章二五四章 (四个月后) 不知是否因为太过忙碌,永济五年的夏格外炎热。
五月末,永济帝班师回朝,将迁都的决策广天下而告之,各部各寺黎明点灯中夜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