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关灯
小
中
大
盒,竟然是王阳明亲自注解的《论语》一部。
徐茂行是惊喜与失望并存,心情复杂极了。
说惊喜自然是因为知晓王阳明的大名,那可是儒学界公认的圣人,其钻研出的“心学”呼吁读书人知行合一,对当时只知空谈微言大义的学术界产生了剧烈的冲击。
能得到这样一位大神亲自注解的书,徐茂行何止是惊喜,简直就是受宠若惊。
至于失望,就是东西虽好,却和他预期的相差太远了。
上次他背完《百家姓》,从盲盒里抽出的奖励就很实在,直接就是二十锭五两重的金元宝,大大缓解了徐家的财政危机。
不是他没出息不争气,整日里只想着钱钱钱,实在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呀。
虽然安王府每个月也会让人送过来二十两银子,但这是在京城,物价高只是一方面,读书的花费才是大头。
还有家里养的奴仆,每年也是要交税的,这笔银子得慢慢攒出来吧? 人家安王府能帮这么多,已经足够仁义了,徐茂行可没脸再求上门去打秋风了。
得了那一百两黄金之后,徐茂行就拿出了一半交给了福伯,贴补家里的日常花费。
也不知福伯自己脑补了些什么,并没有多问这笔钱财的来历,只是自那以后,过日子就更加精打细算了。
今日他能多给那些闲汉一钱银子,可见是高兴坏了。
“二爷,您读书呢?” 福伯一进门,见徐茂行正拿着一本崭新的《论语》翻看,顿时就欣慰的不得了。
徐茂行便把书小心放在桌案上,问道:“安王府那边的礼都送去了?” “送去了,送去了。
”福伯之所以来这一趟,就是想说这件事,“王妃身边的管事娘子十分客气,还奉命留了我和拙荆一盏香茶。
” 徐茂行闻言,心里松了口气,脸上便也带出笑影来了,“那就好,那就好。
” 也不枉他拐弯抹角提醒安王那番话了。
且不说他父亲就是安王一党的,如今他又受了安王这么多恩惠,日后入了朝,天然就会被归在安王一脉。
若是他敢跳反,只怕会被整个官场唾弃。
因此,他自然是希望安王的位置越稳越好的
徐茂行是惊喜与失望并存,心情复杂极了。
说惊喜自然是因为知晓王阳明的大名,那可是儒学界公认的圣人,其钻研出的“心学”呼吁读书人知行合一,对当时只知空谈微言大义的学术界产生了剧烈的冲击。
能得到这样一位大神亲自注解的书,徐茂行何止是惊喜,简直就是受宠若惊。
至于失望,就是东西虽好,却和他预期的相差太远了。
上次他背完《百家姓》,从盲盒里抽出的奖励就很实在,直接就是二十锭五两重的金元宝,大大缓解了徐家的财政危机。
不是他没出息不争气,整日里只想着钱钱钱,实在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呀。
虽然安王府每个月也会让人送过来二十两银子,但这是在京城,物价高只是一方面,读书的花费才是大头。
还有家里养的奴仆,每年也是要交税的,这笔银子得慢慢攒出来吧? 人家安王府能帮这么多,已经足够仁义了,徐茂行可没脸再求上门去打秋风了。
得了那一百两黄金之后,徐茂行就拿出了一半交给了福伯,贴补家里的日常花费。
也不知福伯自己脑补了些什么,并没有多问这笔钱财的来历,只是自那以后,过日子就更加精打细算了。
今日他能多给那些闲汉一钱银子,可见是高兴坏了。
“二爷,您读书呢?” 福伯一进门,见徐茂行正拿着一本崭新的《论语》翻看,顿时就欣慰的不得了。
徐茂行便把书小心放在桌案上,问道:“安王府那边的礼都送去了?” “送去了,送去了。
”福伯之所以来这一趟,就是想说这件事,“王妃身边的管事娘子十分客气,还奉命留了我和拙荆一盏香茶。
” 徐茂行闻言,心里松了口气,脸上便也带出笑影来了,“那就好,那就好。
” 也不枉他拐弯抹角提醒安王那番话了。
且不说他父亲就是安王一党的,如今他又受了安王这么多恩惠,日后入了朝,天然就会被归在安王一脉。
若是他敢跳反,只怕会被整个官场唾弃。
因此,他自然是希望安王的位置越稳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