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收网(三) 沈家清名
关灯
小
中
大
宫里的郑太后、郑皇后和陆皇后接到永平帝坠马而亡,郑太后一下晕厥了过去,任何女人都受不住丈夫、儿子接连去世的消息。
陆皇后整个人都怔住了,她跟皇帝再不好,她也没想过皇帝会走得那么突然,她之前都想过她跟皇帝是不是要做亡国帝后了。
她回神之后,甚至隐约松了一口气,她不用当亡国之后了。
她并不在乎自己当寡妇,就算皇帝不死,她的日子跟寡妇也差不多。
宫里权力最大的郑太后、郑皇后都是寡妇,永平帝的后妃为了讨好两人,日子过得跟寡妇也差不多。
比起郑太后的悲伤、陆皇后的无所谓,郑皇后对永平帝之死反应是最大的,她第一时间想到永平帝无嗣!永平帝和皇后感情不好,他也不怎么亲近后妃,迄今膝下无子。
他走得又这么突然,未立即位诏书,而朝中现在由伯祖父把持,以伯祖父的心性,肯定是要扶持幼帝登基,而她的儿子是陛下的嫡长子,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郑皇后泪水涟涟,她又想起了陛下,如果不是陛下临终前安排好了一切,恐怕自己现在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儿子登基吧?不过郑皇后还是不放心,她命人私下给沈清写了一封信。
沈清接到郑皇后送来的密信,心中颇为诧异,看到密信内容后,他微微挑眉,想不到小皇帝临终还有这样的安排,他沉吟了一会,对郑皇后派人的内侍道:“现在宫里不安全,皇后若是相信老臣的话,可将那孩子送出由老臣抚养。
” 哀帝在位那两年,跟沈清君臣相得,对沈清也十分尊重,沈清也不忍心看着他嫡亲血脉就这么死在宫里。
现在宫里也的确不安全,永平帝就这么莫名其妙死了。
沈清确定不是郑中书下手、也不是女婿那边下手,他的死有可能是意外,也有可能是人为,但不管如何,这些都证明了宫中已被人渗透成筛子,一旦有人起了异心,想要弄死一个几岁的幼儿太容易了。
这事重大,内侍不敢自专,赶紧回去禀告郑皇后,郑皇后毫不犹豫地让内侍把儿子抱走了。
这宫里就是个火坑,她是走不掉了,但自己孩子还是能走的。
她忍着泪对心腹道:“以后你们就在小郎君身边伺候,不要告诉他身世,就让他以为他是沈家弟子。
”这皇子的身份不要也罢。
心腹抱着熟睡的孩子,磕头离开,他们到沈府后,对沈清说:“太傅,皇后说以后这孩子就姓沈了。
” 沈清不置可否:“时辰不早了,你们先带孩子下去休息。
”他虽看在哀帝的情分上,暂时收留了这孩子,可不代表他会认这孩子当孙子。
这孩子身世复杂,最后决定权在镇北王而不是自己手里。
宫中突然没了一个孩子,自然瞒不过郑中书,他也不是傻子,立刻明白了郑皇后的李代桃僵之计,他在家中大发雷霆,三房现在是越来越不听话了。
他儿子也对三房很不满,他对郑中书说:“父亲,要不我们给三房一个教训?” 郑中书瞪了儿子一眼,“教训?怎么给教训?你是嫌我们家把柄不够多,想再给我弄个麻烦?”郑中书心中腹诽,他如何不想教训三房,可三房又不是省
陆皇后整个人都怔住了,她跟皇帝再不好,她也没想过皇帝会走得那么突然,她之前都想过她跟皇帝是不是要做亡国帝后了。
她回神之后,甚至隐约松了一口气,她不用当亡国之后了。
她并不在乎自己当寡妇,就算皇帝不死,她的日子跟寡妇也差不多。
宫里权力最大的郑太后、郑皇后都是寡妇,永平帝的后妃为了讨好两人,日子过得跟寡妇也差不多。
比起郑太后的悲伤、陆皇后的无所谓,郑皇后对永平帝之死反应是最大的,她第一时间想到永平帝无嗣!永平帝和皇后感情不好,他也不怎么亲近后妃,迄今膝下无子。
他走得又这么突然,未立即位诏书,而朝中现在由伯祖父把持,以伯祖父的心性,肯定是要扶持幼帝登基,而她的儿子是陛下的嫡长子,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郑皇后泪水涟涟,她又想起了陛下,如果不是陛下临终前安排好了一切,恐怕自己现在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儿子登基吧?不过郑皇后还是不放心,她命人私下给沈清写了一封信。
沈清接到郑皇后送来的密信,心中颇为诧异,看到密信内容后,他微微挑眉,想不到小皇帝临终还有这样的安排,他沉吟了一会,对郑皇后派人的内侍道:“现在宫里不安全,皇后若是相信老臣的话,可将那孩子送出由老臣抚养。
” 哀帝在位那两年,跟沈清君臣相得,对沈清也十分尊重,沈清也不忍心看着他嫡亲血脉就这么死在宫里。
现在宫里也的确不安全,永平帝就这么莫名其妙死了。
沈清确定不是郑中书下手、也不是女婿那边下手,他的死有可能是意外,也有可能是人为,但不管如何,这些都证明了宫中已被人渗透成筛子,一旦有人起了异心,想要弄死一个几岁的幼儿太容易了。
这事重大,内侍不敢自专,赶紧回去禀告郑皇后,郑皇后毫不犹豫地让内侍把儿子抱走了。
这宫里就是个火坑,她是走不掉了,但自己孩子还是能走的。
她忍着泪对心腹道:“以后你们就在小郎君身边伺候,不要告诉他身世,就让他以为他是沈家弟子。
”这皇子的身份不要也罢。
心腹抱着熟睡的孩子,磕头离开,他们到沈府后,对沈清说:“太傅,皇后说以后这孩子就姓沈了。
” 沈清不置可否:“时辰不早了,你们先带孩子下去休息。
”他虽看在哀帝的情分上,暂时收留了这孩子,可不代表他会认这孩子当孙子。
这孩子身世复杂,最后决定权在镇北王而不是自己手里。
宫中突然没了一个孩子,自然瞒不过郑中书,他也不是傻子,立刻明白了郑皇后的李代桃僵之计,他在家中大发雷霆,三房现在是越来越不听话了。
他儿子也对三房很不满,他对郑中书说:“父亲,要不我们给三房一个教训?” 郑中书瞪了儿子一眼,“教训?怎么给教训?你是嫌我们家把柄不够多,想再给我弄个麻烦?”郑中书心中腹诽,他如何不想教训三房,可三房又不是省